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19篇 |
免费 | 1184篇 |
国内免费 | 143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214篇 |
航天技术 | 2165篇 |
综合类 | 1298篇 |
航天 | 22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186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13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222篇 |
2014年 | 415篇 |
2013年 | 429篇 |
2012年 | 457篇 |
2011年 | 485篇 |
2010年 | 590篇 |
2009年 | 619篇 |
2008年 | 526篇 |
2007年 | 503篇 |
2006年 | 429篇 |
2005年 | 351篇 |
2004年 | 249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213篇 |
2001年 | 265篇 |
2000年 | 272篇 |
1999年 | 367篇 |
1998年 | 351篇 |
1997年 | 276篇 |
1996年 | 282篇 |
1995年 | 208篇 |
1994年 | 216篇 |
1993年 | 200篇 |
1992年 | 176篇 |
1991年 | 147篇 |
1990年 | 134篇 |
1989年 | 111篇 |
1988年 | 85篇 |
1987年 | 79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2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Wei Shi Menghua Wang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4
The event of 2009–2011 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biological variability of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for an entire ENSO cycle with satellite and in situ observations. Even though El Niño and La Niña in general led to respectively weakened and enhanced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 along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during the 2009–2011 ENSO cycle, biological responses were highly disparate along the equator and attributed to different driving mechanisms.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east of 150°E, the El Niño-La Niña biological change was in general small except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even thoug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showed over ∼5 °C drop from El Niño to La Niña. In the central-eastern (170°W–140°W) equatorial Pacific, moderate change of biological activity is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s of thermocline driven by the eastward propagating equatorial Kelvin waves and changes of zonal currents and undercurrents. Highest biological response in this ENSO cycle wa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170°E–170°W) and central-western (150°E–170°E) equatorial Pacific with quadruple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and over ∼400 mg C m−2 d−1 increase of NPP from El Niño in 2009 to La Niña in 2010. However, spatial pattern of ENSO biological variability as represented with NPP is not exactly the same as chlorophyll-a variability. Wind-driving mixing of nutrients and eastward advection of the oligotrophic warm pool waters are attributed to this significant biological variability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222.
摩擦磨损是飞机柱塞泵典型的渐进性故障,因磨损量难以直接测量,通常采用振动信号进行间接测量.磨损引起的振动信号故障特征微弱,对磨损状态进行准确地识别比较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谐波分量边频相对能量和的磨损状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对壳体振动信号进行Hilbert包络解调消除高频周期干扰,得到清晰的谐波分量,在各谐波分量的特定边频区间内计算最大能量与平均能量的比值并求和,将该值作为新的特征量来表征柱塞泵的不同磨损状态,利用网格法对边频区间范围寻优.结果表明,边频相对能量和相比传统的特征频率能量对磨损状态的区分度更高,适于磨损状态识别. 相似文献
223.
为了保证自适应性以及生成网格与总体网格之间的协调性,针对结构规则的复杂局部特征的网格剖分过程,提出了几何特征的六面体网格剖分方法.首先,分析了几何特征的类型以及网格剖分流程,并以此为基础将与几何特征网格剖分相关的参数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将参数化的设计思想分别引入实体分离、特征体分解、网格生成等几何特征网格剖分环节,建立从几何特征信息到网格剖分细节(如边网格数、网格剖分策略等)的参数驱动机制,并构建几何特征网格剖分数据库,使得与几何特征对应的参数驱动机制固化在网格剖分程序中.最后,分别在不同单元尺寸情况下,对涡轮叶片上的气膜孔和扰流柱特征进行六面体网格剖分.实验结果表明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24.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并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ECS)的研制,分析了系统设计的结构层次,借助于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设计技术、仿真技术,提出了基于系统管理-结构设计-系统仿真为一体的面向对象的系统并行设计框架.设计体系贯穿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设计的全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225.
提出了将柔性结构的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和反馈控制律结合使用来提高柔性结构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方法。应用该方法仅需要知道闭环系统及柔性振动的频率及阻尼,而且可以同时抑制任意多个振动模态(包括控制器引起的振动,柔性振动及其他形式的振动),分力合成方法对频率及阻尼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使该方法易于工程实现,文章针对单柔性杆,将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和反馈控制相结合,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大角度机动控制律,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6.
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为保证系统性能的一致性,在启动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前,采用监督控制将初始跟踪误差镇定到给定范围.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可在存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误差的情况下,使系统跟踪误差小于预先给定的任意常数.文中用仿真算例验证了本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7.
随着现代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和新型导弹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战中电子对抗的应用,对导弹制导雷达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毫米波具有制导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穿透性能好以及携带的信息量大等独特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射频天线、通讯卫星、导弹等许多尖端领域.为了确保雷达的各项参数满足武器试验的要求,保障试验任务的顺利进行,对雷达的各项参数的计量检定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全自动8mm微波功率标准”已经建立,但8mm微波衰减参数的计量在军内还是一项空白,而衰减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武器和装备性能的好坏,影响试验任务的成败.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对8mm微波衰减参数的计量方法,以供广大从事微波计量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28.
对C250型18%Ni超高强度钢(C250钢)进行铸钢丸一次喷丸(单喷)和铸钢丸+玻璃丸二次喷丸(双喷),研究喷丸前后的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单喷后C250钢低周疲劳寿命提高了接近2.5倍,而双喷后试样疲劳寿命提高3倍.喷丸表面的亚晶粒细化是提高低周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二次喷丸带来的平滑化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低周疲劳性能.平滑化效果减小了表面应力集中程度,使经过双喷后试样疲劳断口为单源疲劳断口,而未喷丸试样和单喷试样的低周疲劳断口呈现多源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229.
开发了接触式电加热器,用于对高温材料同时加热和加压的性能实验,重点研究大温升速率加热工况下的温度控制问题.分析了该工况下加热器数学模型的特殊性,据此开发了基于给定值的近似全补偿顺馈-反馈复合控制方法(简称全补偿复合控制).通过相应的实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对这种全补偿复合控制与经典PID方法进行了温控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全补偿复合控制具有更好的温度曲线跟踪性能和加热平稳性,并且能有效地抑制加热电源的死区效应.由于所推导的数学模型适用于一般加热器,因而这种全补偿复合控制方法对一般加热器的大温升速率工况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