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29篇 |
免费 | 5490篇 |
国内免费 | 154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922篇 |
航天技术 | 2621篇 |
综合类 | 1206篇 |
航天 | 43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8篇 |
2024年 | 460篇 |
2023年 | 694篇 |
2022年 | 1113篇 |
2021年 | 1238篇 |
2020年 | 1077篇 |
2019年 | 923篇 |
2018年 | 961篇 |
2017年 | 1147篇 |
2016年 | 819篇 |
2015年 | 908篇 |
2014年 | 914篇 |
2013年 | 993篇 |
2012年 | 1103篇 |
2011年 | 1099篇 |
2010年 | 995篇 |
2009年 | 975篇 |
2008年 | 912篇 |
2007年 | 946篇 |
2006年 | 910篇 |
2005年 | 712篇 |
2004年 | 585篇 |
2003年 | 405篇 |
2002年 | 371篇 |
2001年 | 306篇 |
2000年 | 222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超低温大型卧式热沉采用液氦制冷,将在国内实现热沉表面温度低于10K,主要用于航天发动机羽流效应试验,同时兼顾卫星等热真空试验.热沉主体结构为卧式圆筒型,为减小热损失,液氦热沉去掉了骨架,外部装有液氮热沉,两者采用一体化设计,液氮热沉既做液氦热沉的防辐射屏,又做液氦热沉的支撑.为增大抽速,舱体封头端设计了可拆卸的羽流吸附泵.羽流试验时液氦热沉、羽流吸附泵通液氦制冷,液氮热沉通液氮制冷,各部分热沉单独供液.对此大型热沉进行了方案设计、参数计算,对热沉预冷及稳态工况时的液氮、液氦消耗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羽流试验时热沉抽气速率随试验工质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出液氦热沉对氮气的抽气速率可以达到107L/s量级. 相似文献
272.
273.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逸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3,21(3):4-6
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经验、得失进行了分析、总结。依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律,对国防科技工业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4.
为了预测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自由射流试验中飞机进气道-发动机组合体前方的亚声速流场特性,优化试验舱的气动设计,采用 CFD 方法在亚声速自由射流和真实大气飞行条件下对某战斗机进气道的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进气道对前方气流压缩作用与飞行马赫数关系,对比和分析了分别在自由射流与真实大气中进气道前和进气道入口处的马赫数分布,确定了3种马赫数下进气道在自由射流中的最佳安装位置。比较发现,亚声速自由射流对真实高空大气飞行进行模拟,可以得到马赫数相似的流场。 相似文献
275.
276.
277.
本文选择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功率管数和运丝速度4个主要加工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计算、比较方差和极差来分析这些参数对于GH4169镍基高温合金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一组最优加工参数,即脉冲宽度为24μs、脉冲间隙为80μs、功率管数为6个、走丝速度为6.6m/s,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278.
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四种典型的结冰对飞机动力学特性影响的分析方法,即参量测算评估法、结冰影响参数法、神经网络气动建模法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计算法,并讨论了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279.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视频点播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视频服务器是大型系统的最佳解决方案。在本文中,我们介绍和分析了视频点播系统的关键技术,如视频服务器。 相似文献
280.
整机条件下涡扇发动机部件特征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整机条件下难于直接获得部件全部特征参数的问题,在计算发动机部件特征参数对整机性能敏感度的基础上,利用条件数分析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最终确定可修正参数数量.这样即可构造工程上可解的辨识问题,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仿真计算结果显示:高压压气机效率为0.982与初设值0.98一致,说明该方法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具体实例的辨识结果来看,有压气机后温度测试时部件效率降低量值符合实际结果;无压气机后温度测试时高压压气机效率较设计状态偏高12.7%,不符合实际发动机工作情况.显然辨识问题是病态的,为此可修正参数不应超过6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