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19篇 |
免费 | 5520篇 |
国内免费 | 154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941篇 |
航天技术 | 2628篇 |
综合类 | 1206篇 |
航天 | 43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8篇 |
2024年 | 461篇 |
2023年 | 694篇 |
2022年 | 1113篇 |
2021年 | 1238篇 |
2020年 | 1077篇 |
2019年 | 923篇 |
2018年 | 962篇 |
2017年 | 1147篇 |
2016年 | 819篇 |
2015年 | 910篇 |
2014年 | 914篇 |
2013年 | 993篇 |
2012年 | 1103篇 |
2011年 | 1098篇 |
2010年 | 995篇 |
2009年 | 974篇 |
2008年 | 912篇 |
2007年 | 945篇 |
2006年 | 905篇 |
2005年 | 710篇 |
2004年 | 585篇 |
2003年 | 404篇 |
2002年 | 371篇 |
2001年 | 306篇 |
2000年 | 222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通过对原始搅拌摩擦焊(FSW)接头中间位置进行缺口挖补以模拟焊缝缺陷,采用钨极氩弧焊(TIG)补焊对其进行焊缝缺陷修复试验,研究该补焊工艺对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贮箱的FSW焊缝性能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和后续工程指导。结果表明,相较于FSW接头,补焊接头TIG焊缝区主要由较大的等轴树枝晶组成,且与FSW焊缝交界处相互掺杂着粗大等轴晶和细小等轴晶;补焊接头固溶区受热循环影响较大,晶粒较为粗大,而过时效区受热循环影响较小,会发生过时效化并形成软化区。补焊接头抗拉强度与延伸率相较于原始FSW接头有所降低,硬度分布大致呈“W”形,WNZ区为硬度值最低处;补焊接头断裂位置始于焊趾处,断口存在大量韧窝,同时韧窝内存在第二相粒子,呈现韧性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183.
采用高阶精度有限差分方法直接数值模拟了来流慢声波作用下的钝锥高超声速绕流瞬态流场,分析了自由流扰动波与流场的相互干扰,并应用Fourier频谱分析了边界层扰动波时域和空域演化.结果显示:弓形激波出现连续的“∽”变形,初始扰动被显著放大,边界层内外扰动模态存在明显差别.从空域(沿流线)演化来看,在球头附近低频扰动为主导模态,出了球头区,总扰动模态中的低频和高频成分比例迅速转变,高频模态成分显著地增大.至流场下游,大部分低频分量衰减,或者不再增长,边界层内仅存在特殊频率的不稳定波快速增长.从时域演化来看,比起其他模态,主导模态的发展对上游激励的依赖更大.无论时域还是空域演化,都存在模态竞争现象. 相似文献
184.
为获取某航天器运输包装箱在典型高温天气下的极限热控能力,设计了主动控温和被动保温状态试验方案,并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是影响包装箱温度的主要因素,环境温度是次要因素;在环境温度为40 ℃、内部航天器初始温度为30 ℃左右的主动制冷工况,该包装箱能将内部航天器温度控制在40 ℃以下要求范围内,且有近7 ℃余量;在环境温度为35 ℃、内部航天器初始温度为25 ℃左右的被动保温工况下,内部航天器温度保持在40 ℃以下的时间约为2 h 15 min。为进一步降低运输过程控温风险、增强包装箱的热控能力,提出了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以及增加风扇强迫空气对流等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5.
用于飞行器隐身的闭式等离子体厚度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闭式等离子体用于飞行器隐身的可行性,引入了可观隐身效果的概念及对应的闭式等离子体厚度。采用WKB方法,详细研究了X波段下的闭式等离子体吸波效果,得到了对应频段下产生可观隐身效果需要的等离子体厚度;研究了不同电子密度分布的吸波特性,数值算例说明,对不同电子密度分布的等离子体,吸波效果与厚度均成线性关系,同时,采用理论推导验证了该现象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电磁波,采用一定厚度的闭式等离子体可以达到可观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186.
187.
针对锥形钝体稳定的甲烷-空气预混湍流火焰复杂的熄火过程,采用大涡模拟(LES)与输运方程概率密度函数(TPDF)湍流燃烧模型相结合的模拟方法,研究远离熄火、近熄火及熄火点的火焰和释热率(HRR)数值变化情况,定量分析熄火判据。结果表明:冷态速度模拟结果和实验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在10%以内,热态误差在20%以内;释热率是否出现在OH和CH2O重叠的区域,是判断熄火的一个重要参数;远离熄火时,释热率高的区域主要沿内侧剪切层出现;近熄火工况下,释热率在流向轴上闭合,回流区下游也出现较大的释热率;熄火点工况下,较大释热率的区域在回流区下游和上游均有出现;模拟预测的熄火情况和实验PLIF结果一致;平均释热率可作为判断熄火的定量依据,即当钝体后方0.2d 处内侧剪切层平均释热率与回流区平均释热率的比值小于4时,发生熄火。 相似文献
188.
189.
190.
王小青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1,(1):42-43
结合型号产品研制过程中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实践 ,简述了产品性能试验、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的基本作用、内容及主要质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