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7篇 |
免费 | 634篇 |
国内免费 | 23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06篇 |
航天技术 | 449篇 |
综合类 | 345篇 |
航天 | 4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22篇 |
2013年 | 110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121篇 |
2009年 | 116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应用时域多变量鲁棒控制方法设计歼击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出的鲁棒控制器具有固定的设计参数和增益。在模型误差、参数波动和歼击机气动特性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飞行稳定并有良好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2.
赵镇铭;魏小辉;房兴波;陈虎;甘露 《航空计算技术》2021,51(3):86-89
在起落架工作时,若缓冲器上下支承与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力过大,会使缓冲器无法正常被压缩,导致缓冲器卡滞失效,故需要对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副的摩擦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某型无人机主起落架为例,分析了半轴支柱式起落架构型缓冲器的载荷传递,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缓冲支柱上下支承处的径向力,并对油气式缓冲器的摩擦结构进行剖析,基于经典库伦+粘性+静摩擦+Stribeck模型,建立了临界摩擦系数计算模型,并结合起落架地面载荷计算,分析了缓冲器在静态和准静态受载下的摩擦特性。 相似文献
3.
4.
胡宝刚%杨志翔%杨哲 《宇航材料工艺》2000,30(5):24-27,31
分析了国内外复合材料后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复合材料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切削刀具材料及结构、特种加工技术、表面质量评价技术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带孔和不带孔的某第二代镍基单晶合金平板试样进行了蠕变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对比计算.高温蠕变试验表明, 平板试样的晶体取向和是否开孔对蠕变寿命有明显的影响.气膜孔导致蠕变寿命的降低, 对[001]取向的影响大于[111]取向.在高温低应力条件下, [001]取向的蠕变性能要优于[111]取向.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 气膜孔改变了试样中的应力分布, 在孔附近产生了高应力, 导致模拟试验蠕变寿命的降低.有限元计算蠕变持久寿命与试验结果吻合, 说明采用基于分切应力的蠕变持久寿命计算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旨在量化计算标准化工作的效益,凸显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复杂产品研制项目标准化工作的特点,确定标准化工作权重计算方法,建立了复杂产品研制项目标准化工作项目体系及效益指标体系.深入研究复杂产品研制项目标准化效益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编制总效益调研问卷,收集有关型号标准化工作效果数据,构建了复杂产品研制项目标准化效益评估模型.运用本方法建立了航空领域复杂产品研制项目标准化效益评估模型,并以某型飞机研制项目的真实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火箭新型号总体方案论证时,一般借鉴国内外相近规模和相同推进剂火箭的结构系数进行类比确定子级结构系数,按照比例系数分配贮箱和壳段等部段的质量,但该质量分配不能反映载荷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在细化迭代设计中易造成方案无法闭环,导致设计工作反复。为了加快总体方案论证,提出一种基于载荷的箭体结构快速估重方法,开发形成结构估重数字化模块并嵌入总体设计平台。应用案例表明,提出的数字化估重平台能够有效提高估重精度,同时显著缩短论证周期,兼具总体方案比较和优化、全箭质量管理等功能,能有效降低方案推翻重新设计的风险,在新型号总体方案论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研究旋转爆震发动机爆震波建立过程及形成机理,采用小能量火花单次点火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实验。发动机采用环缝-喷孔对撞式掺混方式,燃料为H2,氧化剂为空气,实验成功起爆旋转爆震波,并连续旋转稳定传播,爆震波传播频率为5.09~6.45k Hz,传播速度为1286~1644.8m/s。在发动机稳定工作过程中,集气腔与燃烧室相互影响,二者处于平稳的动态平衡。其次,通过对旋转爆震波起爆过程详细分析发现,点火形成的初始火焰在环形燃烧室经历一个类似DDT的火焰发展过程,成功转变为爆震波,且从点火到爆震波建立之间的火焰发展传播过程和时间间隔均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此外,为验证小能量火花点火的可靠性,还进行了小能量点火重复性实验,发现在稳定工况条件下采用小能量点火成功率最高可达100%,各组旋转爆震波传播速度在1440m/s附近波动。 相似文献
9.
白笏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1999,(1)
论述了质量体系认证审核的有效性与体系有效性的关系。国内外在质量体系认证中通常只注重符合性审核,而忽视有效性审核,故此使得体系审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英国《质量世界》杂志于1997年10月号在“问答”专栏中反映了这种情况,并以举例形式说明了如何确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非交错有限体积格式和 k-ω 湍流模型模拟叶栅湍流分离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一种求解任意坐标系下二维N-S方程的非交错有限体积法和一种高阶TVD对流格式。采用一种k-ω湍流模型和几种不同的k-ω模型对叶栅湍流分离流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数值结果与得到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此方法不仅精度高,而且具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