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7篇 |
免费 | 212篇 |
国内免费 | 11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93篇 |
航天技术 | 160篇 |
综合类 | 103篇 |
航天 | 2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在深入研究机动再入飞行器标准轨道和预测制导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标准轨道和预测制导相结合的制导方法,分析了由预测制导指令延迟引起的误差,提出了误差补偿策略.根据最优化理论,设计了相关性能指标函数,提出新的预测制导算法.并结合标准轨道法,通过对有限几个特征点位置上引入预测制导,形成了一种基于最优化问题的混合制导方法.有效减小了预测制导指令的解算时间,进一步降低了落点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制导精度,又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2.
183.
弧齿锥齿轮加工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本文通过局部综合法对齿面一阶和二阶接触参数进行预控,在此基础上,全面考虑了齿轮副在小端、中部、大端啮合时的接触印痕和传动误差,通过对可选加工参数的优化设计,消除了齿轮副的三阶接触缺陷。 相似文献
184.
185.
简述控制高层大气的主要能源和描绘了高层大气的主要天气变化过程,并且阐明高层大气及其预报研究的量要性和给出高层大气对航天飞行有严重影响的几个实例,最后简介高层大气及其预报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86.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系统(auxiliary power unit,简称APU)安装在飞机后机身APU舱内,APU舱着火的最初5 min内可假设由于火警探测、人工或自动停车以及灭火剂释放的延迟,APU系统仍处于工作状态。此时,APU舱和APU进气系统内非金属材料产生的可燃烟雾和有毒气体易通过APU引气系统进入驾驶舱和客舱,对人员安全造成较大影响。针对适航要求,从APU进气系统烟毒试验标准研究入手,通过某型民用飞机APU进气系统烟毒适航符合性试验,对APU进气系统着火情况下的烟毒引气污染问题开展研究,对APU进气系统中不同材料非金属结构开展烟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型民用飞机APU进气系统在着火情况下不会产生烟毒引气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7.
188.
在高气液动量比的空气雾化流场中,液滴和液丝从液核剥离的过程具有高自由度、分布密集的特点,传统理论模型难以对其准确预测。本文对结合大涡模拟方法的随机雾化模型进行优化,在初始雾化过程,提出使用液滴统计平均温度来表征液滴碰撞统计学特性的改进方法。液滴的统计平均温度分别采用气液相对动能模型的粒子追踪法和亚网格动能模型的粒子追踪法。研究表明,使用改进的气液雾化随机模型预测密集型空气雾化流场,大幅改善了传统雾化随机模型在初始雾化区域过预测的缺陷,平均动能的相对误差为15.5%,平均索特尔直径的相对误差为7.2%,与未改进前的模拟结果相比,误差降低了41.1%和15.0%。此外,本文还探究了喷雾张角模型对雾化流场预测结果的影响,分别将实验所得经验公式法、相界面气液动量平衡所得模拟法与亚网格动能模型的粒子追踪法结合。结果表明喷雾张角经验公式预测结果更为准确,在平均索特尔直径预测方面准确性提高了17.3%。 相似文献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