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6篇
  免费   677篇
  国内免费   693篇
航空   2261篇
航天技术   844篇
综合类   678篇
航天   104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数量有限的物理跑车试验无法满足减振与保温性能测试需求的问题,提出一套航天器运输包装箱动力学与热学仿真验证方法,包括:建立适用于包装箱系统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系统,通过结合线路条件测试生成的动力学系统外部激励,实现减振性能虚拟跑车测试;建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包装箱热学模型,通过模拟自然对流和空调控制,实现包装箱保温性能虚拟跑车测试;基于C/S架构和导航式流程设计思想,建立航天器运输包装箱仿真验证平台,通过实际案例证明该平台仿真结果与实际跑车测试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郭继峰  郑红星  贾涛  颜鹏 《宇航学报》2020,41(6):686-696
针对异构无人系统的规模、异构性强弱,对异构无人系统进行了分类,引入了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作战班组的概念以及应用设想,并通过城市环境中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作战问题为牵引,提出了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作战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之上,从异构无人系统协同控制架构、协同任务规划、智能交互、目标感知、环境感知等主要方面对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作战目前的研究进展与挑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导弹在大攻角再入飞行过程中,偏航通道和滚动通道存在着气动交连耦合,当耦合影响较大时,采用传统的把耦合项当作随机干扰的办法来处理,容易造成系统失稳。因此采用基于H∞混合灵敏度解耦控制的方法对通道间进行解耦,对于H∞混合灵敏度加权函数,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获得,并推导了H∞混合灵敏度标准型的建立过程和遗传算法优化加权函数的步骤。应用该方法,对导弹大攻角飞行过程中通道间的解耦控制进行设计。仿真表明,对参数不确定性的耦合系统,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解耦性和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Because activities in space necessarily involve chronic exposure to a heterogeneous charged particle radiation field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dose-rate and the possible modulating role of heavy particle fragmentation on biological systems. Using the well-studied cataract model, mice were exposed to plateau 600 MeV/amu 56Fe ions either as acute or fractionated exposures at total doses of 5 - 504 cGy. Additional groups of mice received 20, 360 and 504 cGy behind 50 mm of polyethylene, which simulates body shielding. The reference radiation consisted of 60Co gamma radiation. The animals were examined by slit lamp biomicroscopy over their three year life span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previous observations with heavy particles, the cataractogenic potential of the 600 MeV/amu 56Fe ions was greater than for low-LET radiation and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dose relative to gamma-rays. Fractionation of a given dose of 56Fe ions did not reduce the cataractogenicity of the radiation compared to the acute regimen. Fragmentation of the beam in the polyethylene did not alter the cataractotoxicity of the ions, either when administered singly or in fractions.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对不同企业发展战略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Particle intensity, dose equivalent and absorbed dose have been measured on board the space shuttle Endeavour during STS-108 in December 2001 by Dubli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DIAS). The dose estimates are based on very 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recoils produced in CR-39 by cosmic ray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otons and heavier nuclei and by secondary neutrons. The corresponding LET spectra were used to determine dose equivalent and absorbed dose values. Estimates of the total flux of Z > or = 2 nuclei have been undertaken and a preliminary charge spectrum was measured. Some comparisons are made with preliminary data obtained on STS-105 (ISS Expedition) and other missions using CR-39 detectors.  相似文献   
7.
通用仪器接口总线标准及软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通用仪器接口总线标准和软件技术的现状和未来。介绍了GPIB、VXI总线,程控仪器校准命令和虚拟仪器,给出了GPIB标准关系图,GPIB软件结构以及虚拟仪器框图。  相似文献   
8.
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性能指标出发,综述了数据采集系统总结评价技术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对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指标的两类分类方法 。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八丝热线探针的制作工艺,有效地消除了各热丝探头之间的电信号干扰和动力学干扰。实验中使用该探针检测到了湍流边界层内的大尺度旋涡,并测量了它们的强度和尺度。与此同时还获得了速度、湍流强度和功率谱等流场参数,结果与现有典型数据一致。说明本文所述的多丝热线探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地址码在CDMA通信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决定着系统的容量、抗干扰性等重要指标。本文在NaokiSuehiro提出的多相序列构造理论的基础上,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当前性能较佳的二元序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多相序列具有优异的性能,适合用作CDMA系统中的地址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