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0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367篇
航空   1389篇
航天技术   497篇
综合类   298篇
航天   6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大集体企业产权不清、机制不活、融资困难、市场竞争力弱、产品难于创新,本文针对大集体企业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了改制、关闭破产等对策,同时针对学院大集体校办企业橡胶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02.
讨论了添加金属组元对细编穿刺织物的性能影响,在碳布和碳纤维中引入纳米、微米级粒径组元,对碳布和碳纤维进行测试,分析了不同粒径组元对碳布、纤维在工艺过程中的损伤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散形貌和微观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级组元对碳布、纤维的损伤小于微米级组元,展示了纳米级组元作为含组元织物成型过程中引入组元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03.
阐述了访问控制机制和冲突检测机制等民机安全性协同设计关键技术。分析了民用飞机安全设计评估程序,基于协同设计提出民机安全性系统总体框架,初步建立了民机安全性协同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904.
固溶、时效对7003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力学性能测试、SEM观察以及EDS分析等手段对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7003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时效前,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合金的显微硬度和强度不断降低,而塑性则不断提高;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强度和硬度先降低后增大,塑性则先降低后提高.经过120℃/50 h人工时效和60 d自然时效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高于时效前,且470℃/70 min固溶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σ0.2=302 MPa,σb=363 MPa,δ=12.5%).7003合金的优化固溶处理制度是470℃/70 min.  相似文献   
905.
提出了服务化的多工艺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过程规范语言的完整多工艺信息模型,提供统一的工艺数据访问服务和工艺业务服务调用。最后,给出了服务化多工艺设计平台体系结构,采用开源的面向服务架构技术进行了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906.
直升机风挡及附属结构抗鸟撞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直升机前机身风挡及附属框架有限元模型,根据鸟体材料特性,建立了基于Lagrange元的鸟体有限元模型。考虑撞击风挡框架及玻璃中间部位两种工况,利用基于多学科的MD Nastran显式非线性方法,设置鸟体与撞击部位的接触方式及撞击时间,并求得撞击过程的时间步长,分析每个步长下风挡玻璃及附属结构的动态响应,绘制它们的最大应力及变形变化曲线,对比设计要求,最后得出:风挡玻璃及附属结构满足抗鸟撞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07.
星载行波管电源的热设计及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一种国产的、用于星上行波管电源所存在的热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影响设备内部温度水平的关键因素,基于机、电、热一体化的思想提出了热设计方案,并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方案进行了热分析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908.
蜂窝夹芯板的缺陷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介绍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利用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用热加载的方式对蜂窝夹芯板进行了无损检测,通过图像处理及对含缺陷材料的3点弯曲实验,验证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蒙皮与蜂窝芯子的脱粘等缺陷是蜂窝夹芯板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该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地对蜂窝夹芯板的质量检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09.
建立了小孔成像摄相机模型,提出了将投影仪看作主动相机的隐函数线性模型.采用了四幅相移光栅条纹编解码技术进行数据匹配,提出了基于质量图的枝切截断算法,处理解码过程中由于图像噪声、孔洞、阴影等导致的相位误差.最后,搭建了实验原型系统,选取了实物模型进行测量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3-D传感系统工作稳定、精度高,在150mm×200mm的测量范围,精度误差约±0.04 mm.  相似文献   
910.
Field electron emission from align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has been assessed to determine if the performance, defined by power consumption, lifetime and emission current, is suitable for use in spacecraft charge neutralisation for field emission electric propulsion (FEEP). Carbon nanotubes grown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were mounted on a dual in line chip with a macroscopic (nickel mesh) extractor electrode mounted ~1 mm above the tubes. The nanotubes’ fiel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emission currents, electron losses and operating voltage) were measured at ~10?4 Pa. An endurance test of one sample, running at a software-controlled constant emission current lasted >1400 h, approaching the longest known FEEP thruster lifetime. The emission corresponds to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cm2 at a voltage of 150 V. These results, implementing mature extractor-electrode geometry, indicate that carbon nanotubes hav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s robust, low-power, long-lived electron emitters for use in sp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