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航空   441篇
航天技术   217篇
综合类   170篇
航天   20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先驱体转化法成功制备出了纳米晶MnFe2O4铁氧体纤维.通过FTIR,TG-DTA,XRD,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的物相、形貌以及纤维的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柠檬酸与金属粒子的摩尔比CA:Fe3+:Co2+=4;2:1和pH值等于4.5时形成的凝胶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在凝胶形成过程中金属离子可能以单齿形式配位于柠檬酸根阴离子,形成了线型分子结构.所制得的纤维表面光滑、致密,纤维直径在1~20μm,长径比较大.600℃焙烧2 h后得到的Mn铁氧体纤维的晶粒粒径在12 am左右.随机分布的MnFe2O8铁氧体纤维在常温下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59 A·m2·kg-1,矫顽力为4.3 kA·m-1.  相似文献   
862.
激光烧结制备藕状316不锈钢多孔材料的微孔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以赴  吴鹏  顾冬冬  李玉芳 《航空学报》2007,28(5):1236-1241
 对含预合金316不锈钢和造孔剂(组分包括硼酸和氟硼酸钾)的混合粉末,进行了激光烧结制备藕状多孔材料的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激光烧结试样的微观孔隙特征,并测定其孔隙率。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扫描速率下可获得孔径分布均匀、孔隙贯通性良好的藕状多孔结构;当扫描速率逐步提高时,孔隙生长方向沿扫描方向的倾斜趋势有所增强,而若扫描速率高于0.12 m/s,试样内部藕状多孔结构出现紊乱,有序性降低。随扫描速率逐渐提高,试样孔隙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63.
歼击机座舱空气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歼击机座舱内空气流动和传热的特点,建立了座舱内壁面传热边界条件计算模型和空气分配系统供气边界条件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歼击机座舱流场和温度场数值仿真平台,并利用地面模拟实验验证了仿真平台的有效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平台能较真实地反映座舱壁面传热的不均匀性,以及空气分配系统供气孔口流出气流流量和温度的不均匀性与非对称性;速度场和温度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分别约为15%和6%,这证明了该平台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4.
电力作动器中永磁容错电机的电感和谐波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永磁容错电机大漏感的特点,利用磁矢量有限元法对六相十极永磁容错电机进行分析,得出其绕组自感的组成成分,尤其是电机内漏感分布;同时建立六相十极永磁容错电机的磁路模型,利用磁路法推导出较高精度的绕组自感及其组成部分的解析式,通过有限元验证,该解析式的计算精度在5.6%以内。此解析式可推广到一般的永磁容错电机中去,进而为永磁容错电机的初始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对永磁容错电机内谐波漏感进行了量化分析,为后续的电机控制及其热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65.
飞机多学科设计优化中的并行多目标子空间优化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奕捷  申功璋 《航空学报》2009,30(8):1421-1428
 针对现有的并行子空间优化框架存在的各子空间仅能有一个优化目标等局限,提出了并行多目标子空间优化框架。该框架将各个学科的优化问题由以往的单目标优化改进为多目标优化,使得每个子空间可以分配到多个优化目标、各子空间的设计变量可以重叠,并且在一次优化中就可获得优化问题的Pareto前沿。介绍了新框架的基本思想和流程,并且阐述了新的学科解耦、子空间的并行优化和系统级的设计变量综合方法。以一个飞机总体设计问题为例,考虑气动、隐身与控制学科,对翼面几何参数和控制律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验证了并行多目标子空间优化框架的有效性和相对于已有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866.
串件拼修对策下两级备件维修供应系统动态管理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慎  李庆民  彭英武 《航空学报》2013,34(6):1326-1335
 在备件维修供应系统日常运作中,通过对库存和维修资源分配进行动态管理,能够在现有库存配置方案下提高保障效能。针对串件拼修对策下两级维修供应系统,分别建立了有限维修资源约束下多维修渠道故障件的送修和库存分配动态管理模型。根据备件库存动态分析模型(Dyna-METRIC)原理,建立了保障系统的蒙特卡罗仿真模型,并将动态管理模型嵌入其中。使用传统先到先服务(FCFS)原则和指定可用度目标确定不同初始库存配置方案,将这些方案作为仿真模型输入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模型后保障系统效能相比传统FCFS原则有了明显提高,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67.
本文叙述在脉冲型高超声速风洞中,用模型自由飞方法测定8°球头钝锥的高超声速静、动稳定特性。采用同步高速摄影方法记录了20ms准定常试验时间中模型的角运动并用参数微分法进行气动参数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对质心位置Xcg≤0.60的模型在M∞=7.8和M∞=9.9两种条件下皆是静、动稳定的,稳定性随质心的后移而下降,在实验范围内马赫数对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同时模型的底部是否封闭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68.
高级压比轴流压气机叶栅中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会引起激波振荡并增加流动损失。本实验在超声速压气机叶栅风洞中研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现象并用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被动式控制方法寻求减弱激波振荡、减小流动损失的途径。被动式控制是用带有空腔的多孔表面部分地取代叶片吸力面的固体表面,并使该多孔表面恰好位于激波位置的下方。本文给出了有无被动控制时叶栅通道的纹影照相、高速照相、激波强度及叶栅损失,并对它们加以比较。结果表明,激波由无孔叶片时的单一波变成有孔叶片时的入波,激波强度变弱,激波振幅减小,叶栅等摘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69.
TF/TA飞行航迹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高现代武装飞机的生存能力,基于TF/TA的超低空突防能力是飞行控制系统首先要求具备的功能,本文研究了在已知理想航迹的基础上飞机航迹跟踪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控制器结构和算法。首先根据理想飞行航迹和实际飞行航迹之间的误差,计算航迹控制指充;然后,为了改善飞机的动态性能,使飞机能跟踪航迹控制指令而完成TF/TA飞行,用非线性解耦控制理论设计了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航迹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870.
本文在对蜗轮副啮合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共轭齿面上预先设置啮合位置,详细推导了失配齿面的几何参数和接触特性的计算公式,论述了点接触圆柱蜗杆传动的设计原理。应用本文的原理,采用优化综合的方法,可以使圆柱蜗杆传动直接实现点接触和完全互换,并具有良好的接触特性,使对误差的敏感性降低,缩短装配中的辅助时间,且传动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