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1篇 |
免费 | 502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37篇 |
航天技术 | 251篇 |
综合类 | 169篇 |
航天 | 4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90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针对在轨服务过程中近距离星间相对位置以及相对姿态精确控制的问题,考虑相对姿态与相对轨道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星间相对姿轨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编队星相对基准星进行接近绕飞的任务需求,给出相对姿态以及相对轨道的期望状态.设计相对姿态轨道联合控制算法对相对姿态和轨道进行联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能够很好地抑制相对姿态与相对轨道的相互影响作用,最终实现编队星对基准星的精确指向绕飞运动. 相似文献
102.
103.
根据航电系统对总线和网络的需求,介绍了光纤通道的特性,对光纤通道的典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中采用光纤通道作为系统互连网络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4.
105.
开裂式方向舵在变前掠翼布局中的操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变前掠翼(VFSW)无尾布局的横航向操纵,设计了开裂式方向舵(SR)操纵面,采用Navier-Stokes控制方程的有限体积离散方法以及剪切应力输运(SST)湍流模型,计算了变前掠翼中平直翼和典型的前掠翼布局开裂式方向舵的操纵性能,并对其操纵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流场形态。计算结果表明:右侧开裂式方向舵打开后,平直翼时迎角对偏航力矩的影响较小,而舵偏量对偏航影响显著,利于偏航;前掠翼的偏航力矩随迎角的增加有所波动,但在小迎角时较为稳定,偏航作用随舵偏量增加而增强;右侧滑对滚转作用强于左侧滑,偏航作用低于左侧滑。经比较,平直翼的偏航作用明显强于前掠翼,平直翼和前掠翼的滚转和偏航作用均具有耦合性,但平直翼的耦合效应弱于前掠翼。 相似文献
106.
107.
一种非接触式微小飞片速度原位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小飞片平均速度原位测量技术,并研制了速度测量装置。在飞片的飞行路径上设置片激光,通过测量飞片经过片激光的时间间隔及对应的飞行距离,便可获得飞片的平均速度。测量装置的主要部件是高频激光器和高灵敏度光电接收器,无其他复杂或者大型设备,易于与激光驱动微小飞片发射装置等配套衔接,操作方便,成本低。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测量装置工作稳定可靠,对厚度不小于3μm、速度不大于10 km/s的飞片,速度测量精度优于5%。 相似文献
108.
109.
苏光靖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17(4):60-62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就业指导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中已经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UG和ADAMS的调节机构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可调静叶调节机构设计中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大大丰富设计手段,提高设计效率.本文在UG环境下进行三级联调机构三维实体模型的建造并将数字模型导入到ADAMS环境下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了机构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