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航空   649篇
航天技术   103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2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钛合金由于表面硬度低及耐磨性差而发展受限,利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可提升钛合金材料工作性能.以NiCr–3为电极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强化涂层,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涂层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及厚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比沉积时间的增加,涂层厚度先增加后减小,最佳比...  相似文献   
182.
接触非线性仿真中接触刚度因子选取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接触问题分析中,接触刚度的取值是难点也是重点.目前,对于接触刚度的取值,并没有成熟的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接触行为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其接触动力学、接触条件及接触参数,特别针对接触刚度因子的取值进行研究.列举不同接触刚度取值对应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并分析结果的收敛性,提出了接触刚度因子的数值递推法.该方法也可以用来分析类似的接触问题的有限元计算.  相似文献   
183.
在热电偶测温系统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往往测量数据与真实值有较大偏差。在不提高系统硬件成本的条件下,为了提高热电偶测温系统的测量精确度,通过分析测量误差的来源,设计了专门的数据处理程序,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确度。  相似文献   
184.
重点分析了AUSM 格式的构造方法,同时将其与Van Leer, Roe格式等构造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求解一维激波管问题,以及二维和三维跨音速流场的计算比较了AUSM 格式,VanLeer格式,Roe格式和中心格式的数值模拟结果和网格适应性,以及在经典四步Runge-Kutta显式时间推进和LU-SGS隐式时间推进下上述四种格式的计算效率.获取了对于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很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5.
在三维任意贴体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应用同位网格技术,发展了适于求解复杂流动的压力修正算法,采用速度的协变物理分量为动量方程中速度的求解变量,湍流模型选用标准的κ-ε模型.计算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准确性和稳定性,计算值与试验数值吻合良好,而且能预示通道内复杂的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186.
根据航电系统对总线和网络的需求,介绍了光纤通道的特性,对光纤通道的典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中采用光纤通道作为系统互连网络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7.
复杂空冷叶片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空冷透平动叶的冷却机理和冷气流动特性,对某重型燃机透平动叶进行了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尖开孔可以促进冷气在蛇形通道中的流动,改善冷却效果;涡流矩阵通道中子通道的宽度与高度比减小会加大涡流矩阵通道中的流动阻力,从而改变冷却的效果,其宽高比与冷气进口条件存在一个最佳组合关系;涡流矩阵通道结构与叶尖之间的间隙会降低冷气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8.
王子路  李智勇  粟毅 《宇航学报》2008,29(2):626-630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分割中,原有的各向异性扩散方程在迭代次数过大时,会  相似文献   
189.
"海洋一号"卫星的检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海洋一号"卫星检漏所采用的两种方法,特别指出采用加压真空检漏方法更能真实地测得卫星的实际漏率,并可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0.
基于等离子体激励的圆柱绕流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验证低雷诺数条件下,采用大气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进行圆柱绕流控制的有效性,设计了圆柱绕流实验系统,并开展了圆柱绕流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在雷诺数为1.35×104和1.90×104的条件下,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的流动扰动,能够有效控制圆柱体绕流的流动分离,并显著改善分离流场,增涡、减涡效果明显.实验结果表明,大气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是钝体绕流流动特性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