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0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404篇
航空   1675篇
航天技术   537篇
综合类   217篇
航天   56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592.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s of post-midnight equatorial ionospheric irregularity occurrences observed by ROCSAT-1 (1st satellit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moderate to high solar activity years in two solstices are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the vertical drift velocity and density variations. The post-midnight irregularity distributions are found to be similar to the well-documented pre-midnight ones, but are different from some published distributions taken during solar minimum years. Even though the post-midnight ionosphere is sinking in general, longitudes of frequent positive vertical drift and high density seems to coincide with the longitudes of high irregularity occurrences. Large scatters found in the vertical drift velocity and density around the dip equator in different ROCSAT-1 orbits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large and frequent variations in the vertical drift velocity and density that seem to be able to provide sufficient perturbations for the Rayleigh-Taylor (RT) instability to cause the irregularity occurrences. The need of seeding agents such as gravity waves from atmospheric convective clouds to initiate the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may not b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593.
为了抑制微机械电子系统(MEMS)陀螺仪的随机漂移,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模态集合选择标准,结合时间序列建模滤波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首先,通过EMD将MEMS陀螺仪原始数据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利用模态集合选择标准将IMF分为噪声IMF、噪声与信号混合IMF和信号IMF三类;然后,对混合IMF进行重构、时间序列建模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AKF);最后,将3类信号重构,实现MEMS陀螺仪信号去噪。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有更好的去噪效果和实时性,提高了MEMS陀螺仪的使用精度。   相似文献   
594.
随着无人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无人机编队的协同能力及在复杂动态环境的自适应性,已成为“集群智能”的 1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对海上无人机多机协同航迹规划整体流程进行了分析,分别阐释了静态和动态场景下的多机协同规划方法。静态场景下主要采用分支定界法建立静态问题模型,为每架无人机划分作业区域、生成作业路径,使得整个巡检作业的航迹长度代价与作业时间代价最小;动态场景下主要针对气象变化、连续跟监、海域变化 3种突发场景,侧重于协同决策和路径规划设计对应的目标函数,采用启发式算法为整个巡检作业进行自适应航迹规划,以确保安全性和效率性。实验结果显示,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任务需求动态调整多无人机的巡检路径,快速给出不同突发情况下的最佳动态调整方案,以应对复杂的海上环境并动态规避障碍物。  相似文献   
595.
研究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燃烧与排放特性,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通航飞行器的动力推进系统。通过发动机大气压力模拟试验台架,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10,1000,1920m)进行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试验,获得了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污染物与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力减小,航空发动机的进气质量流量降幅明显,过量空气系数和有效热效率也略有下降,但有效燃油消耗率是上升的;此外,在相同工况点出现最大燃烧压力下降,滞燃期延长,燃烧始点推迟,燃烧持续期呈延长趋势,最高平均燃烧温度增大,且发动机的NOx,HC和碳烟排放增加。当海拔升高,发动机的负荷增大时,碳烟排放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在小负荷和大负荷时的CO排放增加较为明显,而中负荷附近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96.
随着世界范围内碳减排需求的日益增长及长航时飞机的发展需要,高效率的燃料电池航空电推进系统逐渐受到重视,氢能航空的理念被人们所熟知。可使用碳氢燃料的高温燃料电池还可与燃气涡轮组成混合动力系统,发电效率进一步提高至70%。本文首先回顾了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涡轮混合系统在航空能源、动力系统方向应用概况;接着,概述了几种突破现有涡轮发动机技术瓶颈的新概念混合电推进系统,如发电与推进一体化燃料电池涡轮混合动力系统和无涡轮燃料电池混合推进系统;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限制燃料电池混合系统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主要体现在混合动力系统功重比较低、大分子碳氢燃料重整技术未突破两方面。  相似文献   
597.
为了解决高精度测量燃气轮机叶片前缘三维轮廓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阵列标定检验方法,直接对金属表面的叶片前缘三维轮廓进行高精度测量的相位轮廓测量系统.通过多角度数据融合算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的递归算法,最后高精度测量出叶片前缘三维轮廓,对叶片前缘16个剖面进行拟合,得出了叶片前缘半径和前缘圆心.结果显示:叶片前缘测量系统、方法和算法的综合误差为±0.03mm.此实验装置和方法测量效率高、精度高,将叶片测量和模型化技术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98.
高总温来流下的连续旋转爆震验证试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验证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推进的可行性,在直连式试验台上开展了连续旋转爆震试验。采用三组元空气加热器模拟吸气式推进时的高总温来流,其设计流量600g/s,总温860K。采用热射流切向喷注的方法成功起爆了H2/air连续旋转爆震波,并实现了稳定自持传播。在H2/air当量比为0.86时,连续旋转爆震波以单个波头的同向传播模态传播,且其未影响到空气加热器的正常工作。爆震波的传播频率为3.68kHz,与高频压力FFT分析所得的主频3.67kHz吻合较好;爆震波传播速度为1248m/s。在未测量高频压力的情况下开展了长程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总温来流条件下,连续旋转爆震波也可以在更长时间范围内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599.
根据地球的重力场特性控制弹道导弹的引爆高度,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可以对抗电子干扰。保持惯性空间是测量重力场的重要保证。本文论证捷联式重力定高引信的力学原理,给出了详细的数学证明。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捷联式重力测高引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00.
卜彦龙  沈林成 《宇航学报》2006,27(Z1):97-103
针对单通道防空导弹导引头图像的弹旋解耦问题,提出采用图像解析算法进行弹旋软解耦的方法,可以使弹旋解耦不依赖于通常采用的陀螺等硬件装置.通过建立导弹与目标相对运动空间模型和成像模型,得出了耦合和解耦构成可逆过程的结论,图像解析算法建立在互逆结论的基础上,将导弹旋转角速度的估计分为近似估计和精确补偿两个过程,并设计了角速度实时跟踪的解耦流程.仿真实验表明,图像解析算法进行弹旋解耦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其时延小于0.02 s,误差小于0.005 r/s,并有效的节约了解耦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