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航空   490篇
航天技术   118篇
综合类   119篇
航天   2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For pt. III see ibid., vol. 35, pp. 225-41 (1999). A variable-structure multiple-model (VSMM) estimator, called model-group switching (MGS) algorithm, has been presented in Part III, which is the first VSMM estimator that is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a large class of problem with hybrid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uncertainties. In this algorithm, the model-set is made adaptive by switching among a number of predetermined groups of models.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substantially more cost-effective than fixed-structure MM (FSMM) estimators, including the Interacting Multiple-Model (IMM) estimator. A number of issues of major importa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lgorithm are investigated here, including the model-group adaptation logic and model-group desig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implemented via a detailed design for a problem of tracking a maneuvering target using a time-varying set of models, each characterized by a representative value of the expected acceleration of the target.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based on more reasonable and complete measures than commonly used rms errors alone)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MGS algorithm, relative to the fixed-structure IMM (FSIMM) estimator using all models, under carefully designed and fair random and deterministic scenarios  相似文献   
952.
文章分析了传统的图书馆声像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图书馆现有计算机网络环境,提出将流媒体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声像室中,为读者提供流媒体视听服务。  相似文献   
953.
临界阻尼比法在POGO振动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单元推进剂液体火箭模型为例,通过Hurwitz稳定性判据导出POGO振动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阻尼比等参数对POGO振动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当结构阻尼比小于推进系统阻尼比时,结构阻尼比对于POGO振动稳定性的影响是单调上升的,此时临界阻尼比法是适用的;当结构阻尼比大于推进系统阻尼比时,结构阻尼比对于POGO振动稳定性的影响则是非单调和复杂的,增加结构阻尼比,可能提高系统稳定性,也可能降低系统稳定性,此时临界阻尼比法已不适用。相同的结论适用于推进系统阻尼比。本文还进一步指出结构与推进系统的耦合强度是POGO振动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54.
宋青平  刘荣科 《宇航学报》2015,36(5):605-612
针对深空自主无线电接收技术中信噪比(SNR)未知的载波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融合的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可以根据实际环境的信噪比自适应地调节IMM估计器的噪声方差,以实现对未知SNR信号的正常跟踪,并保证频率跟踪精度几乎不受初始噪声方差的影响。在分析系统收敛性的基础上,该算法采用模型概率自适应调整策略,根据系统收敛判断条件自适应地调整IMM模型集中各模型的概率,保证了系统的收敛性,提高了跟踪精度,与广泛使用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相比,收敛时间缩短了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955.
旋转状态下S型带肋通道流动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了解涡轮叶片内冷完整通道中流体的流动特性,数值研究了肋、转弯以及旋转对完整S型带肋通道流动特性的影响.雷诺数为17000,3个出口的出流比分别为27%,49%,24%,旋转数取0,0.03,0.06,0.09.结果表明:通道1靠近前缘侧阻塞比高,肋的扰流作用强,流体速度较低.转弯引起流体流动分离,使转弯下游通道中的主流发生偏移,通道3靠近分隔板侧存在较大范围低速区.旋转产生的切向哥氏力使流体向哥氏力指向面偏移,通道2与通道3主流分别偏向吸力面与压力面.旋转影响通道中二次流的分布,增强转弯下游低速回流涡区域流体的流动.   相似文献   
956.
基于仿真模型的短距起飞性能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短距起飞较垂直起飞可有效提升各类特种飞行器的有效载荷与起降安全性,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纵向飞行力学模型,针对某小型无人倾转旋翼飞机建立其短距起飞仿真模型,以起飞距离为目标函数,对操纵变量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存在一定的升降舵操纵策略使得起飞距离最小化;起飞采用固定的短舱倾转角与起飞质量存在一定的最佳匹配关系;起飞过程中对动力短舱倾转角进行合理操纵则能进一步缩短起飞距离.考虑到仿真模型与优化问题在数学上的普适性,该方法适用于包括传统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其他类飞行器的短距起飞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957.
为了降低问题分析及求解难度,对固体运载器出现的飞行动力学逆问题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归纳逆问题解的特点,将其分为3类,并给出了每类问题的统一提法.进一步提出了逆问题的解析求解和优化求解2种基本解法.解析解法通常求解较快,但精度不高.优化求解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解,但通常耗时.针对每类动力学逆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问题,即主发动机需用推力设计、合外力辨识和误差分离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求解结果.典型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了分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58.
针对一类含有执行器失效故障和范数有界不确定性的系统,提出了一种鲁棒容错跟踪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有界实引理,给出了保证闭环系统稳定且满足鲁棒性能要求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表达式;为了削弱控制器的保守性,使用不同的Lyapunov变量对应不同的系统状态;由此带来的非凸优化问题,发展了一种迭代线性矩阵不等式算法。考虑到该迭代算法的收敛性取决于初值的选择,经过推导给出了一种求解合适初值的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X-33跟踪控制器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9.
并行化非结构重叠网格隐式装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兴华  马戎  张来平 《航空学报》2018,39(6):121780-121780
重叠网格技术广泛应用于复杂外形及多体分离问题的数值模拟,但是超大规模重叠网格装配的鲁棒性和效率依然是实际应用中的瓶颈。基于格心型的有限体积格式,发展了一种并行化的非结构重叠网格隐式装配技术。该技术采用节点的壁面距离作为插值边界的判断准则,并通过物理边界推进确定出活跃区域。此外,基于网格分区策略实现了隐式装配技术的并行化,为了能够适应超大规模的计算网格,在每一个网格子区内单独建立用于查询的交替数字树(ADT)数据结构,整体网格点在各个子区内进行查询,并通过信息通讯接口(MPI)传递查询结果并进行逻辑判断。该并行化的非结构重叠网格隐式装配技术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通过多体装配算例以及机翼外挂物分离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0.
岳海波  张树栋  史志茹  奚海涛 《宇航学报》2013,34(12):1628-1633
To improve the acuuracy of heading angle measured by electronic compass, a new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and BP neural network. In the method, the 3 layer BP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model heading angle error, and 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train the weights of network, thus obtaining a more exact error model, and compensating the heading angle error measured by electronic compass. Compared with other compensation methods such as 8 position least squares, BP neural network,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for optimizing BP neural network, and so on, its error compensation accurac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ethod has strong global optimization ability, great convergence rate, good stability, and so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compensation, the error range of heading angle is decreased from -16°~30.7° to -0.22° ~0.2°, which satisfies the needs of higher accuracy navig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