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航空   978篇
航天技术   284篇
综合类   145篇
航天   5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基于磁通感应的动目标探测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利用磁通感应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探测的方法。通过分析运动目标的磁特性,建立等效磁性模型。根据模型设计了探测感应线圈的结构,并从理论上推导出线圈内磁通量和感生电动势的求解公式。利用数值仿真获得了探测信号与运动目标特征及线圈参数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探测信号对运动目标参数及探测感应线圈的结构变化响应明显,初步验证了该探测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2.
根据行星探测车移动系统连接车体与左右两侧悬架的支撑机构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对称的空间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合理的空间布置、较大的摇臂摆角范围和良好的线平均性使其在移动系统中的运用取得较好效果。首先分析了机构的输入输出关系,给出车体与摇臂位姿关系的表达式。然后运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建立该差动平衡机构车体与左右摇臂的俯仰角位移方程。再运用Pro/Mechanism仿真校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运用校验后的理论模型分析部分参数对该差动平衡机构摇臂摆角范围和线性均化特性的影响,求解球铰连杆上下球面副相对主平面和在主平面内的转角范围,为机构的结构设计和装配提供了依据。最后展示了该机构在6轮导杆联动式悬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3.
为定量评估不同星簇构型设计的探测效能以进行各航天器的轨道设计,基于空间四面体构型的体张量定义,分析现有空间四面体构型的评价参量,并采用将空间五航天器构型分解为“五个四面体”和“主四面体加第五点问题”这两种方法定量评价空间五点协同探测星簇构型的探测效能。最后利用项目组已有的五个航天器在一个轨道周期内的模拟轨道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价空间五点构型的探测效能。  相似文献   
124.
刘一武 《宇航学报》2015,36(6):667-675
分析一类含驱动电机挠性卫星的自旋稳定性,应用不变集定理证明了系统轨迹收敛于系统平衡点集,并通过构造正定的单调递减的类能量函数来判断各平衡点的稳定性质。获得的结论包括:由于挠性振动阻尼特性,在无外扰力矩作用时,含固定转速驱动电机的挠性卫星存在稳定的自旋;不含驱动电机的挠性卫星,稳定的自旋轴为其最大主惯量轴;驱动电机可改变挠性卫星的自旋轴,给出了稳定的自旋轴与电机转速方向夹角公式,该夹角为锐角;当电机转动角动量幅值远小于系统角动量时,稳定自旋轴接近最大主惯量轴;电机转动角动量幅值越接近系统角动量,稳定自旋轴越接近电机转动方向。文中也给出了稳定自旋轴平行电机转轴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5.
针对火星飞行器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优选了桨叶翼型、平面形状和扭转角等结构参数,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建立了旋翼气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选择了旋翼转速、旋翼间距和桨叶安装角等飞行参数,设计了原理样机"火星飞鸟-I"的结构与控制系统。构建了火星大气环境模拟器和重力补偿与运动约束装置,开展了模拟火星环境下旋翼式飞行器地面飞行试验,验证了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的推进性能,展望了旋翼式火星飞行器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我国开展的火星探测工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6.
摘要: 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大磁矩磁力矩器磁棒电流续流时间自动调节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既可以抑制大磁矩磁力矩器高反电势的产生,又无需增加功率器件为磁棒电流提供续流回路,大幅减小控制线路的体积及热设计难度,同时可以满足输出磁矩在小幅值内频繁变换方向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7.
以西安市某办公大楼为例,借助软件DeST对该大楼供冷季和供暖季的空调动态负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冷热源配置状况的调查和该建筑空调负荷的特点,以及能源结构,充分考虑节能,提出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上比较合理的冷热源组合方案。通过比较各方案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和能源转换方式的能耗指标,综合评价了各方案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28.
滑油散热器的动态特性是直升机滑油冷却系统设计的基础,使用模块化集总参数法建立了直升机滑油散热器的动态仿真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建立动态传递函数,结合动态仿真模拟曲线的比较以及传递函数的分析,对热侧和冷侧入口温度阶跃变化时的热侧出口温度动态响应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动态性能的重要影响参数——芯体蓄热时间常数τw以及热侧温度随流动时间τ变化的时间常数hτ,从而可通过改变这两个重要影响参数来有效改变散热器以及系统的动态延迟时间.通过散热器动态实验测量,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有效改进散热器以及系统的动态性能,以及指导散热器与系统的优化耦合设计.  相似文献   
129.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mechanical products and corresponding toolings, a large number of components are utilized in these structures. Accordingly, automatic location method for components is a key issue in the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techniques. Integrat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into intelligent design techniques for aircraft manufacturing toolings, in-depth researches on this issue are conducted. Formalized automatic location principles, representative methods and implementation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and established. First, several terms and their formalized representative methods including process condition, location base and location operator are defined. Second, computation modeling of components automatic location and methods of location transformation are proposed. Then, definition of base structure and some key algorithms for automatic location are introduced. These principles and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applied and verified in research project “Jig Intelligent CAD (JigICAD) System”.  相似文献   
130.
The auroral electrojet index is an important index i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substorms. A substorms usually includes auroral breakup, auroral electrojet event marked by AE increase, energetic particle injection at geosynchronous orbit, mid-low latitude Pi2, etc. However the question whether an auroral electrojet event corresponds to a substorm remains unanswered. Using the auroral electrojet index in 2004, we analyzed five auroral electrojet events and studied their relation with substo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auroral electrojet events: (1) simultaneous rapid increase of westward auroral electrojet and eastward auroral electrojet; (2) rapid increase of westward auroral electrojet and almost unchangeable eastward auroral electrojet; (3) rapid increase of eastward auroral electrojet and almost unchangeable westward auroral electrojet. Most of auroral electrojet events correspond to substorms. However a few auroral electrojet events are not accompanied by substorms. This situation most often occurs for the auroral electrojet event in which eastward auroral electrojet domin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