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205篇
航空   865篇
航天技术   208篇
综合类   131篇
航天   4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对于无法使用冗余技术的结构故障及损伤,欲最大可能地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最有前景的方法是采用自修复技术。本根据自修复飞机的特点,明确规范了自修复飞机的若干基本假设,提出了自修复飞机控制输入、操纵输入、指令输入、修复输入以及操控因子等特有的新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飞机的自修复控制提供了简单可靠的数学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302.
燃烧室点火可靠性关系到发动机的整体性能,而点火位置对点火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点火位置位于回流区边缘中游的点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同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冷态流场和燃烧过程进行研究并与实验结果对比,从而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最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点火位置的火焰传播过程。结果表明,点火初始时刻,在流场的作用下,火核首先在燃油浓度较高的周向进行传播,同时在流场的作用下沿轴向向燃烧室下游传播,最终在回流区的作用下运动至燃烧室头部。当点火位置位于回流区中上游时,点火成功的关键是火焰传播到靠近头部燃油浓度较高的区域,而点火位置位于回流区下游时,其点火成功的关键是火焰传播到燃烧室中心位置并具有较高的能量。最佳点火位置位于回流区边缘的中游位置。  相似文献   
303.
为了能有效地拓宽压气机的失稳裕度,在一台跨声轴流压气机上进行了基于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激励扩稳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分别选取了正弦交流电源和纳秒脉冲电源提供激励,并在跨声压气机40%设计转速和65%设计转速下对其扩稳效果和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40%设计转速时,正弦交流电源和纳秒脉冲电源均能有效拓宽压气机流量范围,其中正弦交流电源激励方式能够使压气机综合失速裕度改善(SMI)达到15.33%.在65%设计转速时,两种激励方式的扩稳效果明显减弱,此时纳秒脉冲电源激励方式的扩稳效果更好.在压气机效率方面,纳秒脉冲电源对压气机设计点的效率影响更小,在40%设计转速时甚至能略微提升其设计点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合理地选择激励方式有助于提高等离子体激励的扩稳效果,为实际压气机中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扩稳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4.
采用球盘试验机测定了4116航天润滑油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因数,尤其成功实现了高低温环境下的测试.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滚动速度、滑动速度、最大工作压力和入口油温4个因素对润滑油摩擦特性的影响,并绘出各因素对摩擦因数的影响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滑动速度和滚动速度对摩擦因数有显著影响,入口油温和最大工作压力对摩擦因数影响不显著.摩擦因数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滚动速度的增加,摩擦因数迅速减小,当滚速高于20m/s时趋于稳定;入口油温低于0℃时,其对摩擦因数有较大影响;随最大工作压力的增加摩擦因数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305.
文章对国外相关实验及计算工作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高空侧向风容易引起开伞过程的"绳帆"现象,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总结了消除此现象的若干种对策.并介绍了国外通过计算机模拟"绳帆"问题在实际飞行中得到的成功应用,建议中国也开展相应的理论分析和软件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306.
刘刚 《航天器工程》2000,9(4):27-33
主要描述了航天器结构设计中所采用的三种径向密封结构形式以及密封力的计算方法。在密封容器内压作用下,控制密封法兰两螺栓间的挠度变形,使两螺栓间法兰的间隙不大于0.1~0.2mm,从而达到满意的密封效果。同时,在密封实施过程中通过控制连接螺栓的拧紧力矩来确保密封法兰间的压紧力,通过紧固件的防松处理,提高法兰连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07.
无人机实时监控与驾驶员模拟训练系统的三维可视化子系统具有计算无人机与其他物体 (包括山脉、树木、建筑物等 )碰撞可能性、具体碰撞点、碰撞方向和碰撞力量的功能。但无人机测控系统中的三维场景可视面积很大 ,场景中的物体数量庞大 ,至使碰撞检测的运算量很大 ,因而会大幅度降低三维场景的实时性。因此 ,设计快速有效的碰撞检查算法十分必要。作者设计的快速算法快速有效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08.
基于Volterra级数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降阶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刚  徐敏  陈士橹 《宇航学报》2004,25(5):492-495,540
发展了一种基于Volterra级数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降阶模型。着重探讨了基于CFD/CSD耦合计算的Volterra核辨识方法。CFD/CSD耦合计算采用了一种简单的动网格快速生成方法,气动网格与结构网格节点间的物理信息交换采用一种改进的CVT方法。通过与CFD/CSD直接计算的结果对比,表明非定常气动力Volterra级数模型是一种效率高、精度好、能描述非线性、便于使用的降阶模型,特别适用于预测结构做非定常运动下的非定常气动力。  相似文献   
309.
为在倾角偏置条件下保持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地面轨迹,在考虑地球扁率摄动、大气阻力摄动和太阳引力谐振等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卫星地面轨迹允许漂移范围的基础上,采用主动超调与被动控制结合的策略,提出了一种初始半长轴偏置后的卫星地面轨迹保持方法。分析了半长轴和倾角摄动变化率,以及初始半长轴和倾角偏置量对地面轨迹漂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可基本满足设计阶段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10.
雷达-电子战-通信的一体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志远  刘刚 《上海航天》2004,21(6):55-58
为充分发挥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对作战平台上的雷达-电子战-通信一体化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雷达与电子战、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特点,并对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如以线性调频与伪随机编码信号的组合为共用信号、共用孔径及其波束控制技术等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雷达-无线电-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