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63篇
航空   522篇
航天技术   100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2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41.
讨论了陀螺仪短周期重复性能的标定测试方法,即极轴翻滚试验方法。该方法以地球极轴为基准,通过对一周过程的电流值进行离散傅立叶分析,经过相应的运算处理求出误差模型参数的估计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辨识参数多,全面反映了陀螺仪性能,可以科学地考察陀螺仪的短周期重复性。  相似文献   
842.
低信噪比高动态条件下P码直接捕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低信噪比高动态环境P码直捕问题,提出了将非相干累加与基于匹配滤波的部分相关值作FFT相结合的P码直捕系统.首先给出了捕获系统的实现方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此后,以导航终端的具体应用环境为前提,推导了捕获系统检测概率与平均捕获时间的表达式,比较了应用非相干累加技术前后捕获系统的性能,研究表明此P码直捕系统能适应于低信噪比高动态环境.  相似文献   
843.
高室压脉冲推力器冷流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高室压脉冲推力器的设计并了解其工作特性,进行了冷流实验.可移动喷注器的动态密封采用O型圈结构,推进剂的流动通道既能保证充填时推进剂的流通,又能保证挤压时不会有回流.实验表明密封效果良好,摩擦力大小符合设计要求,冷流下推力器仍可脉冲工作,可移动喷注器能够实现增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44.
本义首先介绍了某发动机薄壁简体结构的喷管隔热革在试验时发生的压力失稳故障,分析了其故障原因并给出了临时改正措施。其次介绍了某压气机试验时因涡流器失稳而迫使试验停止的失稳故障.并给出了故障原因和改正措施。本文所列举的两个典犁零件的失稳故障及其原因,希望能为结构强度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并在今后类似的结构设计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845.
对高精度气浮台半物理仿真系统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DDFC(direct Direct dynamics Dynamics feedback Feedback compensationCompensation)的台体姿态控制方法.该方法使得系统的输入量为执行机构的转速.也就是使得执行机构工作在速率模式,这样可以避免高频噪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这种方法物理概念清晰、数学过程简明,便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台体的姿态角以较高的精度快速跟踪目标值,最终偏差满足要求.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46.
亚跨超声速返回舱动稳定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阿波罗”、“联盟号”和“海盗号”等返回舱与行星探测器研发阶段,动稳定特性严重影响着降落伞系统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文章采用风洞自由振动试验方法,研究有/无前端框两种返回舱外形的动稳定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返回舱外形动稳定导数的量级在全马赫数范围内都很小,在亚、跨声速,甚至超声速范围均出现动不稳定现象。该现象与返回舱分离区绕流特性密切相关。返回舱的动稳定导数随攻角的起伏变化很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在亚声速和跨声速范围,返回舱的动稳定性呈现明显的极限环振动特性。有/无前端框模型的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有前端框模型和无前端框模型动稳定性规律比较接近,但是由于前端框表面绕流影响,无前端框模型的稳定性比有前端框模型要稍差一些。  相似文献   
847.
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切断加力过渡态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琳  秦臻 《航空发动机》2012,38(3):38-41
根据台架试车试验的测量数据和部件的试验特性,分析了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从全加力到小加力过渡态过程中压缩系统部件的工作点变化情况,给出了喘振裕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该过渡态过程中,发动机参数有较大波动,风扇裕度不会减小,高压压气机的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偏开,导致裕度有所减小,涵道比有所增大。以上参数变化应该在压缩系统设计中给予考虑。  相似文献   
848.
阐述利用太阳源法测量遥测系统品质因数G/T的原理,提出可用于工程实际的实现方法,重点对太阳流量密度、K1因子、K2因子等参数进行分析,给出工程应用计算方法。最后,以某遥测系统为例,给出了采用太阳源法和信标塔法的测量值,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实测结果分析表明,太阳源法测得的G/T重复测试精度小于0.4 dB,与信标塔法测试结果相差小于0.6 dB。因此,太阳源法合理可行,可广泛应用于遥测系统指标测试。  相似文献   
849.
黄首清  刘守文  翟百臣  周原  黄小凯  秦泰春 《航空学报》2021,42(4):524208-524208
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同时模拟真空热环境和CMG与航天器角动量交换工况的试验设备,提出了模拟在轨真空环境下温度、CMG框架转速、航天器转速3种应力的工作态试验方法,给出了适用于神经网络的CMG运行状态定量表达方法,利用少量试验数据和神经网络方法对工作极限转速矩阵、失效边界、失效边界域进行预测,分析了经验样本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以及各应力对其他应力工作域的耦合影响,并给出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更真实模拟CMG在轨工作状态的同时显著节省试验经费和时间,并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和多应力工作场景适应性,对I和Ⅱ两类训练数据集分别获得100%和98.8%的预测正确率,给出了仅凭试验数据无法得到的55℃下的转速失效边界,并且可以内化试验数据背后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850.
肖阳  秦海勤  徐可君  贾明明  张柱柱 《航空学报》2021,42(5):524360-524360
针对SWT(Smith-Watson-Topper)模型未考虑材料对平均应力影响的灵敏度以及忽略平均应力对材料塑性变形影响的问题,利用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对Walker指数γ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并将其引入到SWT模型中对损伤控制参数进行了修正。同时结合M-H(Manson-Halford)模型塑性部分平均应力修正方法对SWT模型中的塑性变形参数进行了修正,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WT模型的FGH96粉末高温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利用不同材料的γ试验计算值对改进的Walker指数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10.25%。并利用FGH96合金和其他航空发动机材料的低周疲劳试验数据,对改进SWT模型的寿命预测精度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评估,并与M-H、SWT和Lv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SWT模型对不同材料的预测结果基本位于±2倍分散带之内,其寿命预测能力要高于其他3种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