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2篇 |
免费 | 507篇 |
国内免费 | 20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37篇 |
航天技术 | 414篇 |
综合类 | 308篇 |
航天 | 3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106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101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B/Al单向铺层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及断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热压扩散结合工艺对B/Al复合材料的强度的影响,并对试样拉伸断口及断裂径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试样断口有三种断裂模型,断裂路径同热压工艺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针对飞翼布局力矩控制问题,采用纳秒脉冲表面介质阻挡放电(NS-DBD)激励,在来流风速30 m/s时,开展飞翼等离子体流动控制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激励参数和位置对飞翼升阻特性和力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S-DBD激励能够有效改善飞翼大迎角气动特性。激励频率对飞翼升阻特性影响较大,激励频率为0.2 kHz时,增升效果最好,最大升力系数提高14.5%,失速迎角推迟5°。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增升效果逐渐变差,减阻效果变好。单侧施加激励时,能够实现大迎角下飞翼模型的力矩控制,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滚转力矩的控制效果减小,激励频率为0.2kHz时,平均滚转力矩系数变化为ΔMX=0.005691;偏航力矩的控制效果增大,激励频率为1kHz时,平均偏航力矩系数变化为ΔMY=-0.001571;俯仰力矩的控制效果减小,激励频率为0.2kHz时,平均俯仰力矩系数变化为ΔMZ=-0.002576。在中翼段和内翼段施加激励,破坏了飞翼的俯仰力矩特性,在外翼段和机翼右侧施加激励,能够显著改善飞翼的俯仰力矩特性。流场测量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对飞翼气动力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流动分离和控制横向流动来实现的。NS-DBD激励为改善飞翼布局稳定性和操纵性提供一种潜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3.
24.
以陶瓷隔热瓦和纳米隔热材料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高效隔热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隔热材料室温热导率和力学性能随之增加;陶瓷隔热瓦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的结构和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复合纳米结构后,材料的隔热性能明显提高;室温热导率从43 mW/(m·K)降低至36 mW/(m·K);添加少量功能添加物后,材料的高温隔热性能进一步提高,高温考核中背面温度从668℃降低到576℃.同时介电常数从2.2%增加到6.6%;通过气相超临界工艺在材料表面接枝有机基团,材料表面疏水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材料具备了防水和低吸潮的特性. 相似文献
25.
旋流畸变对压气机失速发展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进气旋流畸变对轴流压气机失速发展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叶片式旋流畸变发生器。通过改变叶片式旋流畸变发生器的叶片安装方式来改变进口气流流向,产生对涡或整体涡,研究均匀进气、对涡和整体涡进气条件下低速轴流压气机失速发展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旋流畸变发生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在压气机进口前产生了对涡和整体涡。压气机转子对进口旋流畸变有很大的影响,对正向旋流有一定加强作用,使正向旋流强度增大;对反向旋流有一定抑制作用。旋流畸变减小了压气机的稳定裕度,切向气流角越大效果越明显,使其更快进入失速,其中以对涡进气和正向涡进气条件下最为明显。旋流畸变进气条件下压气机中失速团的产生机理不发生改变,失速团传播频率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6.
在卫星构型设计中,要进行视场遮挡分析来判断光学敏感器是否会因为受到卫星其它部件的遮挡而失效.为了取代以往低效的手工分析方法,设计了卫星光学敏感器视场遮挡分析工具.介绍了该工具的设计方法及功能.工具基于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并以动态链接库(DLL,Dynamic Link Library)的形式与SolidWorks紧密集成.在设计中运用了计算机图形学原理,利用SolidWorks API函数和Visual Basic编程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工具能够在SolidWorks中对卫星装配体执行以下敏感器视场遮挡分析功能:定义敏感器视锥特性参数,绘制视场遮挡图和计算视场遮挡率.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讨论了一种使环电流增强的局部湍流发电机过程。由于磁层内部的磁场很强,其位形基本满足无作用力磁场近似。另一方面,磁场的涨落值与其平均值相当。当涨落场电动势局部增强时,可以使平均场以及平均电流密度增强,形成环电流的增强。这时,亚暴过程中维持环电流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湍流或波动的涨落场提供的,这是一种使粒子局部加速的过程。本文还具体讨论了一种α2湍流发电机模型,求出了具有随时间增长特性的本征模式。将分析结果应用于讨论亚暴时的环电流过程,并进行了定量估计。 相似文献
28.
29.
提出了一种旁置式的大型齿轮测量装置,分析了影响该装置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特性,给出了一种处理多因素耦合影响的灰色动态预报方法.首先,基于测量装置特性,对影响齿形误差测量精度的误差源进行分析和标定,计算出各误差源的灵敏度系数;然后对测得的有限误差数据进行再抽样及灰色生成,分别计算出在每次测量中各影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作用大小,之后按照误差合成方法生成误差源耦合作用结果;最后,通过在测量结果中去除耦合作用进而提高大型齿轮齿形误差测量精度.与测量精度为0.5μm的三坐标测量机进行对比测量,结果表明所提出测量装置能满足3级精度以上的大型齿轮齿形误差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30.
随着国内自主雷达卫星和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D-InSAR)及衍生的时序InSAR技术的发展,以时间序列上重复观测为主的长周期形变监测的应用与日俱增。对遥感卫星地面任务规划系统来说,规划和管理大量有时序关联的重复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观测要求,是提升以形变监测为使命的雷达卫星运控效率的关键。在综合考虑雷达差分干涉任务序列性、一致性、周期性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面向雷达卫星时序InSAR类型任务的规划框架,旨在规划序列任务时,考虑序列整体特性,进行序列任务组间的冲突检测。基于此方法,对现有的地面任务规划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验证了框架的有效性。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快速、自动进行序列任务冲突消解,可为长周期序列任务的规划和管理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