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2篇
航空   136篇
航天技术   122篇
综合类   60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Intense geomagnetic storms (Dst < −100 nT) usually occur when a large interplanetary duskward-electric field (with Ey > 5 mV m−1) lasts for more than 3 h. In this article, a self-organizing map (SOM)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recognize different patterns in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hourly averaged Ey data and to predict intense storms. The input parameters of SOM are the hourly averaged Ey data over 3 h. The output layer of the SOM has a total of 400 neurons. The hourly Ey data are calculated from solar wind data, which are provided by NSSDC OMNIWeb and ACE spacecraft and contain information on 143 intense storms and a fair number of moderate storms, weak storms and quiet periods between September 3, 1966 and June 30, 2002. Our results show that SOM is able to classify solar wind structures and therefore to give timely intense storm alarms. In our SOM, 21 neurons out of 400 are identified to b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nse storms and they successfully predict 134 intense storms out of the 143 ones selected.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14 neurons for which, if one or more of them are present,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intense storms is about 90%. In addition, several of these 14 neurons can predict big magnetic storm (Dst  −180 nT). In summary, our method achieves high accuracy in predicting intense geomagnetic storms and could be applied in 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82.
一种改进的基于LDPC码的信源信道联合译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改进的将LDPC迭代译码和隐马尔可夫估计相融合的迭代译码算法。一方面通过隐马尔可夫信源估计获取信源残留冗余,作为外信息提供给LDPC迭代译码;另一方面,通过LDPC迭代译码获得更精确的信源估计模型参数,加快迭代收敛速度,获得更好的迭代译码性能。其优点是无需知道任何关于信源的先验信息,计算复杂度低,并行操作性强,尤其适用于宽带多媒体传输。  相似文献   
83.
无人机实时监控与驾驶员模拟训练系统的三维可视化子系统具有计算无人机与其他物体 (包括山脉、树木、建筑物等 )碰撞可能性、具体碰撞点、碰撞方向和碰撞力量的功能。但无人机测控系统中的三维场景可视面积很大 ,场景中的物体数量庞大 ,至使碰撞检测的运算量很大 ,因而会大幅度降低三维场景的实时性。因此 ,设计快速有效的碰撞检查算法十分必要。作者设计的快速算法快速有效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4.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监控系统仪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地面航空仪表在地面站人机界面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该航空仪表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设计中,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计算机图形动态显示技术,实时、准确地在屏幕上显示仪表的动态数据  相似文献   
85.
固体推进剂杆状药柱的动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三参数分数阶导数模型描述了了固体推进剂的粘弹特性,用Laplace变换和反奕换求解一维杆件的频响数物脉冲应函数,分析了极点部分和截部分在响应中所占比例,计算了在简谐激励了杆件的瞬态和稳态响应,并就加速度稳态响应部分与试验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86.
介绍一种基于 FPGA(Field Program mable Gate Array)的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遥测遥控数字引导的天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讨论其总线控制、步进电机控制、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该系统经过设计、布线、仿真测试 ,并应用于某型号无人驾驶直升机  相似文献   
87.
一个与系统匹配的自检系统 ,在测控系统的研制、调试、试飞等主要环节和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重要作用。针对这种问题 ,为某无人机测控系统设计了采用 CPL D器件实现的自检测系统 ,其特点是体积小 ,功耗低 ,简单实用。还详细介绍了遥测系统自检分系统的设计及其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88.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非线性后屈曲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能量变分方法,对多向辅设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进行了后屈曲分析,在分析中计及了几何非线性和物理非线性的影响,导出了层合板结构的总势能表达式,最后获得在面内纵向压缩载荷下的非线性后屈曲控制方程,通过对几种碳/环氧复合材料层合板铺导情况的编程计算,得到了不同的经典临界值P1及其后屈曲平衡位形曲线,即P1/P1α~W1/H曲线,并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定时器、继电器等电器靠触点闭合来控制电器系统的电流、电压或定时时间。这时,触点闭合时的接触电阻对电器的电气性能有很大影响,因而触点接触电阻是这类电器的重要技术参数。目前,企业中仍普遍采用手工、静态、抽检法来测量这一参数。这不仅检测效率低,而且与动态使用状况不一致。我们研制了触点电阻动态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使动态检测与使用状态一致,对保证定时器、继电器等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