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7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59篇 |
航天技术 | 80篇 |
综合类 | 27篇 |
航天 | 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Dynamic temperature prediction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nder high altitude long endurance condition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is develop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High Altitude Long Endurance (HALE). This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its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passive thermal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a multi-node transient thermal model for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 is set up based on the thermal network method to predict their dynamic temperature responses under high altitude and long flight time conditions. Some relevant 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to this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 including flight environment, radiation, convection, heat conduction, etc. An experimental chamber simulating a high altitude flight environment was set up to survey the dynamic thermal responses of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a UAV.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multi-node transient thermal model is verified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flight speed. Then, a modified way about outside flight speed is added into the model to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performance.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simulation code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It can realize the dynamic temperature prediction of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 under HAL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2.
133.
基于移动Agent的远程学习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的发展,远程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远程教育系统存在智能性差、形式单一等弊端,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缺乏与教师的交流和交互,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移动Agent的智能性、个性化的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在设计中引入了移动Agent协作信息中间件(MACISM),并给出了实现MACISM系统的具体思路和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远程学习系统,较好的解决了交互协作的远程学习和远程协作学习中的智能性、个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4.
135.
136.
137.
138.
相比于机翼产生的孤立翼尖涡,加装小翼之后的翼尖涡表现出双涡甚至多涡结构,并且呈现出更加复杂的不稳定特征。为揭示翼尖双涡结构不稳定特征及其演化机理,采用体视粒子图像测速(SPIV)技术和全局线性稳定性分析(LAS)方法对不同雷诺数和攻角下带双叉弯刀小翼的M6机翼产生的翼尖涡结构在尾迹区的不稳定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称布置的双叉弯刀小翼产生的翼尖涡包含上/下小翼产生的主涡(上/下主涡)结构,两者构成近似等强度的同转涡对,在相互靠近的同时以20 rad/s的角速度相互缠绕。对上/下主涡瞬时涡核位置的统计分析表明,翼尖涡摇摆幅值随流向位置逐渐增大,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攻角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对16倍弦长的尾迹截面处的翼尖双涡结构进行全局时间稳定性分析,不同工况下,上/下主涡最不稳定模态(模态P/模态S)的稳定性曲线变化规律与摇摆幅值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表明翼尖涡的摇摆源自于其内在的不稳定性特征。增加流向扰动波数,发现模态P切向波数逐渐增加;而模态S则是径向波数逐渐增加。不同工况下,模态P的切向波数为5~6,扰动波数分布在[2.75,5]的区间内,所对应的不稳定放大率均大于模态S,而不稳定放大率最大的模态扰动范围作用在上主涡的整个涡核区域,表明这种大切向波数的扰动模态在翼尖涡流控中的潜在价值,也意味着加装小翼会增加涡结构的个数,增强不稳定性的发展,有助于翼尖涡的快速失稳衰减。 相似文献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