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435篇
航天技术   70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1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在涡轮叶片新型超级冷却技术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型冷却热驱动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旋转条件下微小封闭通道内流体热驱动换热规律。进一步研究了旋转条件下,浮力数(Bu)、旋转雷诺数(Rew)和冷气雷诺数(Rez)等准则参数对热驱动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力数、旋转雷诺数和冷气雷诺数对封闭通道内流体的热驱动换热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这些准则参数的增大,热驱动平均换热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3.
强脉冲软X光喷射冲量的几种模拟加载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强脉冲软X光喷射冲量的片炸药加载、光敏炸药加载、柔爆索加载、电子束加载、磁励飞板加载及磁压力加载等几种模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简要分析和评述了各种模拟技术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4.
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电子战任务和电磁环境中威胁信号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复杂,要求电子战支援系统(ESM)天线传感器能够接收和检测各种不同极化的威胁信号,即具有全极化接收能力。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线一双极化曲折天线(DPSA),然后提出了利用单个双级化曲折天线,将现有机载雷达告警接收机升级为全极化接收机系统的四种解决方案,其中重点介绍了基于极化组合/分解思想的第四种方案。  相似文献   
75.
主要对0.1 kW微波等离子体推力器进行了地面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推力器效率的因素;数值研究通过采用SIMPLE方法求解了N-S方程和采用FDTD方法求解了M axwell方程,分析了影响谐振腔内等离子体参数的因素。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工质种类和质量流率是影响谐振腔效率的主要因素,而等离子体参数则主要受微波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杨涓  何洪庆 《上海航天》1999,16(4):54-58
回顾了国外微波等离子推进器(MPT)的发展历史,简单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与主要部件的设计、选材,论述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新进展,给出推力、比冲与实验参数的范围。通过与电弧及电阻加热推进器的比较,得出结论:微波等离子推进器具有寿命长、效率和比冲高的优点,可用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南北位置保持等。  相似文献   
77.
燃气发生器流量调节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分析了变喉面、非壅塞喷管、固定流量等三种方案的调节原理的基础上,说明了每一种调节方案的技术关键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以燃烧性能为基础,分析了每一种贫氧推进剂对流量调节方案的要求,指出了三种调节方案的适用对象,为流量调节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相较于传统大卫星,微小卫星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便和成本低廉的特点。然而,受功率和质量负载的限制,微小卫星一般不装备推进系统,其航线也局限于近地轨道。为扩展微小卫星的功能,满足日益复杂的任务需求,需给其配备合适的微推进系统。固体推进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但无法重复启动。为得到可重复启动的固体微推进系统,设计了一种非自持燃烧的光敏推进剂,采用激光控制其燃烧。在背压为大气压的环境下,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燃烧过程并记录燃速。之后,对光敏推进剂的激光烧蚀过程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可控制光敏推进剂的燃烧,燃速与激光强度成线性关系;该光敏推进剂的最小激光点火强度为0.28 W/mm~2;燃速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10%以内,证明该数学模型具备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小型化星敏感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小型化星敏感器的软、硬件及光学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系统中高稳定的光机结构设计、大通光孔径低畸变的镜头和40°太阳保护角的遮光罩设计达到光学指标.硬件设计采用轻小型低功耗电路、FPGA完成图像采集和星点提取技术,软件设计采用改进型全天识别算法、具快速主动预估功能的星跟踪技术.小型化星敏感器产品地面验证及应用结果表明:产品的主要性能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0.
复合材料在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CFRP)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以某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的主支撑结构为例,对应用不同材料时遥感器的质量、固有频率、热位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材料能够使主支撑结构质量降为278kg,从而降低发射成本;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固有频率为156.09Hz,满足设计指标;可以更加有效控制结构热变形引起的光学元件刚体位移,提高成像品质。文章对复合材料更好地应用于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