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237篇
航空   1124篇
航天技术   396篇
综合类   197篇
航天   4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针对火星飞行器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优选了桨叶翼型、平面形状和扭转角等结构参数,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建立了旋翼气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选择了旋翼转速、旋翼间距和桨叶安装角等飞行参数,设计了原理样机"火星飞鸟-I"的结构与控制系统。构建了火星大气环境模拟器和重力补偿与运动约束装置,开展了模拟火星环境下旋翼式飞行器地面飞行试验,验证了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的推进性能,展望了旋翼式火星飞行器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我国开展的火星探测工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2.
为满足未来航电系统音视频信息传输的需求,考虑车载嵌入式系统的候选实时多媒体网络AVB在航电环境中的应用,并对AVB与AFDX的传输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构建AVB与AFDX标准对比;其次提出基于网络演算的AVB和AFDX端到端延迟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定义不同的消息传输场景,采用理论方法分析消息传输实时性的干扰要素;最后利用仿真方法予以验证。在典型1 000条虚拟链路的组网规模下,结果显示:AFDX高优先级流量的端到端延迟优于AVB,对于低优先级流量端到端延迟,则AVB和AFDX各有优劣;但受突发的流量影响,在增加50条各0.22 Mbit/s带宽的低优先级流量干扰情况下,高优先级流量平均端到端延迟的变化率在AVB中为0.25%,在AFDX中为0.38%;在增加50条各0.22 Mbit/s带宽的高优先级流量干扰情况下,低优先级流量平均端到端延迟的变化率在AVB中为5.17%,在AFDX中为10.25%。结果表明:时间敏感消息在AVB网络中传输实时性的抗干扰能力优于AFDX。  相似文献   
153.
CAN总线作为现场总线的一种,已在多个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针对机电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控制及综合化的设计需求,设计和实现基于冗余CAN总线的分布式机电管理系统的系统构型,重点阐述了系统的容错管理、机电CAN总线的容错及总线调度策略。  相似文献   
154.
改进ADRC及其在飞行增稳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ADRC)具有极强的鲁棒性和优异的控制性能,但控制器参数设计较为繁琐。引入了新的非线性函数,简化了控制器的参数设计,且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在原点处具有渐进稳定性。设计了基于模型跟踪的一阶ADRC飞机纵向增稳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大飞行包线内飞机的动态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改变ADRC参数而只进行跟踪模型动压调参,飞行控制系统均满足一级品质要求,表现了极强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55.
提出了一种使用结构总体最小二乘(Structured Total Least Squares,STLS)进行卫星质量和质心参数在轨估计的方法。其相对于现有方法有三个优点:采用完整的动力学模型,考虑敏感器测量误差,估计模型中不包含误差很大的推力值。首先推导了卫星质量和质心参数的估计方程,将其化为STLS模型的形式,对该模型定义了质量质心参数的STLS估计,并使用结构总体最小范数(Structured Total Least Norm,STLN)算法进行具体求解。证明了当敏感器噪声为高斯分布时,该估计为极大似然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STLS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6.
针对多源图像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多分辨率框架下基于区域内灰度特征统计信号的融合算法.利用图像灰度特征的区域生长法对源图像进行区域分割,并以裂缝边缘作为特征区域的闭合边界,对源图像与分割结果的区域映射图作多分辨率变换.在图像低频部分,以联合区域映射图为指导,在区域内建立信号与噪声的高斯混合分布模型,利用期望极大化(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迭代估计噪声模型分布参数,获得低频融合结果;在图像高频部分,根据系数在区域映射图上的位置差异分别采用窗口系数加权平均法和系数绝对值选大法进行融合,将低频和高频融合结果反变换得到最终融合图像.融合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高效的,且比其他图像融合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7.
区别于传统的基于强度理论的膜盘联轴器型面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膜盘联轴器动力学分析和疲劳寿命理论的型面设计方法.建立了分析膜盘联轴器应力及寿命的简化有限元模型,给出了作用在此模型上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建立了膜盘联轴器动静复合应力分析方法.根据动力学分析的结果,讨论了膜盘联轴器工作时,不同类型的载荷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对比了几种典型型面在不同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寿命;基于疲劳寿命理论对膜盘联轴器的型面设计给予评价,最后给出各典型型面的适用工况.  相似文献   
158.
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模型气动试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绳牵引并联机构的优点,建造了一种新型的用于低速风洞试验的飞机模型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研究该系统中模型的空气动力参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文中对机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建立了描述实验模型气动载荷的数学模型,提出了通过测量绳系拉力求得模型空气动力参数的解算方法;设计并构建了绳系拉力测量及数据采集系统;将该系统置于开口式回流低速风洞中进行了吹风试验,采集了模型在不同姿态和不同风速下的各牵引绳的拉力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通过解算得到了不同吹风条件下模型的气动载荷参数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绳牵引并联机构用于低速风洞试验的支撑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9.
A three-dimensional (3-D) global hybrid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for the generation and structure of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magnetosheath due to interaction of an interplanetary Tangential Discontinuity (TD) with the bow shock and magnetosphere. Runs are performed for solar wind TDs possessing different initial half-widths. As the TD propagates through the bow shock toward the magnetopause, it is greatly narrowed by a two-step compression processes, a "shock compression' followed by a subsequent ``convective compression'. In cases with a relatively thin solar wind TD, 3-D patchy reconnection is initiated in the transmitted TD, forming magnetosheath flux ropes. Multiple components of ion particles are present in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magnetosheath merging, accompanied by ion heating. For cases with a relatively wide initial TD, a dominant single X-line appears in the subsolar magnetosheath after the transmitted TD is narrowed. A shock analysis is performed for the detailed structure of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magnetosheath. Rotational Discontinuity (RD)/Time-Dependent Intermediate Shock (TDIS) are found to dominate the reconnection layer, which and some weak slow shock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ion heating and acceleration.   相似文献   
160.
“罗莎”(0716)台风高空实测脉动风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200m~500m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高空强(台)风环境参数的现场实测和分析工作成为风工程研究的一个重点,这部分内容亦为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空白。2006年8月开始在上海市环球金融中心顶部施工平台架设三维超声风速仪,随施工进度实测了距地面246m至436m不同高度处的脉动风特性,并于2007年10月8日在436m高度处成功捕捉到对上海有较强影响的"罗莎"(0716)强台风全过程风速风向记录时间序列,由此统计分析得到了"罗莎"台风的紊流强度、阵风因子和紊流积分尺度等高空风参数特性,并根据Kol-mogrove理论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脉动风功率谱密度函数进行了参数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