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49篇 |
免费 | 3402篇 |
国内免费 | 150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962篇 |
航天技术 | 2635篇 |
综合类 | 1850篇 |
航天 | 30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181篇 |
2021年 | 212篇 |
2020年 | 272篇 |
2019年 | 184篇 |
2018年 | 218篇 |
2017年 | 243篇 |
2016年 | 253篇 |
2015年 | 356篇 |
2014年 | 521篇 |
2013年 | 534篇 |
2012年 | 611篇 |
2011年 | 674篇 |
2010年 | 773篇 |
2009年 | 740篇 |
2008年 | 688篇 |
2007年 | 651篇 |
2006年 | 532篇 |
2005年 | 483篇 |
2004年 | 342篇 |
2003年 | 341篇 |
2002年 | 336篇 |
2001年 | 372篇 |
2000年 | 385篇 |
1999年 | 468篇 |
1998年 | 435篇 |
1997年 | 359篇 |
1996年 | 304篇 |
1995年 | 254篇 |
1994年 | 290篇 |
1993年 | 252篇 |
1992年 | 230篇 |
1991年 | 192篇 |
1990年 | 150篇 |
1989年 | 134篇 |
1988年 | 100篇 |
1987年 | 79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4篇 |
1967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着高速LVDS器件得到广泛应用,在高速信号使用LVDS传输时,信号传输线路问题、信号传输波形的最佳化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由于印制电路板的布局布线直接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因此利用仿真对印制板分析成为设计上不可缺少的手段。有鉴于此,文章深入探讨了高速电路的设计,总结出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12.
地面实验表明,采用传统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方法的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不能很好的解决电子设备和座舱的温度控制问题.采用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方法,根据系统不同的工作任务,分别采用了2种模糊控制规则.通过优化输入输出变量的隶属度函数参数,使得新的模糊控制系统具有响应快、超调小、稳态精度高的特点.仿真表明,该模糊控制系统优于原系统并且能够满足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一组能够描述各种组合发动机系统工作的通用方程组已用于弹道计算的通用程序包TC系列,使得通用程序包TC对各种类型的火箭和空间飞行器的弹车员道仿真方便又准确。本文是第2部分。 相似文献
15.
惩罚函数法在发动机性能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涡喷发动机工作时遵守的气动热力学定律,建立了发动机的稳定数学模型,并针对双轴涡轮发动机性能计算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优化和最优控制理论中的惩罚函数法,对发动机性能进行了基于约束的最优求解程序设计,利用程序对某型发动机的稳定飞行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使用惩罚函数法求出的特性曲线变化规律正确,发动机平衡方程的解的精度更高,在此基础上得出的发动机飞行特性也更准确。另外惩罚函数法对初值的要求很低,迭代运算不易发散。 相似文献
16.
不同晶粒形状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的方法来模拟纳米压痕实验的加、卸载过程,采用的是简化的二维模型,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纳米压痕的标准Berkovich压头,介绍了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参数、边界条件、材料特性与加载方式。从所得到的载荷与压入深度的关系曲线,以及由此计算而得到的硬度-位移曲线等为依据,对在纳米压痕测试过程中,不同的晶粒截面形状以及截面面积对整体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表明,在晶粒截面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当纳米压痕实验压入相同的深度时,晶粒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材料的硬度高于晶粒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材料的硬度,而且,当晶粒的截面形状相同的情况下,整体材料的硬度与晶粒截面面积存在一种近似的正比例关系。这种研究结果说明,即使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晶粒的截面形状不同,由于力学传递关系的不同,仍然能够使得薄膜具有不同的宏观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电弧加热器试验中存在电极局部烧穿漏水导致电弧加热器严重烧损的风险,对漏水故障的快速诊断可大大提升电弧加热器的运行安全性。由于电弧加热器内高温气流的恶劣环境,漏水故障诊断技术匮乏。针对总焓范围2~12 MJ/kg的中低焓电弧加热器,提出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的漏水故障诊断技术。通过分析中低焓电弧加热器漏水故障条件和正常运行下高温流场的发射光谱特性,选择氧原子777.19 nm发射谱线为目标谱线,采用相对强度的处理方法,实时监测该中低焓电弧加热器是否发生漏水故障。试验获得了总焓H0分别为11.6和9.8 MJ/kg共2组工况下氧原子相对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结合电极烧蚀图像分析,证明该技术应用于中低焓电弧加热器漏水故障诊断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最后,提出该技术在单轨道-多焓值状态气动热试验条件下,每个状态均保证较高灵敏度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18.
19.
交互式PID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PID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可以方便地实现对PID参数的选择与设定;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讯,实现工业过程中的交互式PID控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