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9篇
  免费   765篇
  国内免费   557篇
航空   2246篇
航天技术   667篇
综合类   381篇
航天   95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The increase in space debris can seriously threaten regular activities in the Low Earth Orbit (LEO)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robust, efficient and reliable techniques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motions of the LEO debri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signal processing approach to detect and estimate the motions of LEO space debris that is based on a fence-type space surveillance radar system. Because of the sparse distribution of the orbiting debris through the fence in our observations, we formulate the signal detection and the mo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as a sparse signal reconstruction problem with respect to an over-complete dictionary. Moreover, we propose a new scheme to reduce the size of the original over-complete dictionary without the loss of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is new scheme is based on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cceleration and the directions of arrival for the corresponding LEO space debris. Ou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achieve extremely good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he accuracy for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Furthermore, our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robustness of the approach in scenarios with a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nd the super-resolution properties. We hope our signal processing approach can stimulate further work on monitoring LEO space debris.  相似文献   
952.
特型钝体绕流动态特性的低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速自由射流风洞上 ,利用热线及相关设备对由半球头部、颈部及旋成体构成的特型钝体周围非定常流动的基本特性、联合特性及湍流度分布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实验工况为迎角α=- 1 5°~ 1 5°、侧滑角 β =0°~ 1 0°。结果表明 ,在上述工况范围内 ,该钝体周围流场中速度脉动的能量分布平坦 ,属宽频带随机信号 ,流场中没有发生明显的流动分离 ,流场动态品质良好 ;凹陷区内气流的脉动以不同的速度向下游空间传播 ;在上述α、β变化范围内 ,钝体颈部凹陷区的最大湍流度高达 1 0 .9~ 2 4.8%。  相似文献   
953.
利用不确定度的理论来评定速率转台的角速率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54.
AHP中判断矩阵元素最优估计值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AHP模型中,请一组专家对某一属性进行评价,通过适当的数学处理方法,可得判断矩阵元素的最优估计值,并根据残差来确定所求估计值是否达到精度要求,若不符合精度要求则需返还给专家进行重新评估。这是AHP中构造判断矩阵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5.
实时数据处理结果动态选优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实时数据处理结果按方案优先级选优输出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结合实时数据处理结果的精度进行实时动态选优的方法。该方法在每个数据处理周期将所有的数据结果与数据融合处理结果相比较,按照误差值大小对处理结果进行排序,若当前选择输出结果的误差值大于其他结果的误差值,可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动态切换,选择其他精度高的结果输出。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当测量方案优先级高的数据处理结果精度差时其结果被选优输出的问题,提高了实时数据处理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6.
在自主学习中心大部分学生选择观看原声电影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但学生在电影赏析时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可行的学习方法.本文在介绍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后,通过对比分析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后的考试数据,证明了教师合理科学地干预学生原声电影赏析活动,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57.
在固定单站无源定位算法中,基于角度(Direct of Arrival)、角度变化率(Direct of Arrival Rate-of-Change)、多普勒频率(Doppler Frequency)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Doppler Frequency Rate-of-Change)4个观测信息实现定位(即DDFRC定位)算法仅通过单次观测即可实现对目标辐射源的定位。文中通过转移观测的卡尔曼滤波对定位结果进行平滑,较原有算法拥有更好的跟踪效果。同时,对定位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距离信息引入算法的仿真分析之中,详细讨论了各个观测量误差在不同距离时对算法定位性能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结合定位误差的定量分析对算法性能做出评价。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定位算法对不同距离下各参数的精度要求,从而为在实际系统中使用该定位算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8.
间冷回热航空发动机作为一种新概念动力技术,可满足未来民用航空发动机对成本控制、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要求.以成熟的核心机为基础,在常规热力循环基础上增加间冷过程和回热过程,匹配低压系统派生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进行热力循环参数选择与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派生的间冷回热航空发动机性能提升明显,与常规循环发动机相比,净推力增加...  相似文献   
959.
本文在结构网格下,从三点迎风紧致逼近出发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有限体积离散的恢复函数生成办法,在光滑区它具有三阶精度,并且在捕捉激波时有较高的激波分辨率。典型的几个内流算例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恢复函数去计算数值能量时能得到与实验数据较接近的数值解。  相似文献   
960.
跨文化培训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结合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成败的实例,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其海外经营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的必要性,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探讨了在实施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