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20篇 |
免费 | 4618篇 |
国内免费 | 132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031篇 |
航天技术 | 2087篇 |
综合类 | 1003篇 |
航天 | 37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1篇 |
2024年 | 401篇 |
2023年 | 553篇 |
2022年 | 968篇 |
2021年 | 1026篇 |
2020年 | 911篇 |
2019年 | 758篇 |
2018年 | 799篇 |
2017年 | 966篇 |
2016年 | 684篇 |
2015年 | 822篇 |
2014年 | 709篇 |
2013年 | 790篇 |
2012年 | 919篇 |
2011年 | 963篇 |
2010年 | 871篇 |
2009年 | 919篇 |
2008年 | 848篇 |
2007年 | 775篇 |
2006年 | 786篇 |
2005年 | 589篇 |
2004年 | 500篇 |
2003年 | 333篇 |
2002年 | 326篇 |
2001年 | 261篇 |
2000年 | 171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0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292.
磁激等离子体超声速气流的瞬态加速系统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基于激波风洞的热电离系统,设计了马赫数Ma=1.5的喷管和分段法拉第型实验段,并选用了合理的磁场及电场方案。采用氦气驱动氩气模式,通过在激波管低压段注入电离种子K2CO3粉末实现气流的热电离;压缩后的高温氩气启动喷管,以瞬态超声速导电流体形式通过实验段。实验结果表明:当激波管高压段压力为1.1 MPa、低压段压力为500 Pa时,喷管出口的超声速导电气流温度约为4 185.91 K,压力约为0.037 MPa;当电容电压为400 V、磁感应强度为1.0 T时,由实验段中间位置电极的放电特性可以估算出气流电导率约为78.1 S/m,单对电极输入功率约为9.46 kW;用感应电压法对加速效果进行初步评估,出口气流速度增加了29.3%,电效率为26.1%。 相似文献
293.
29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进行双频单点定位时通常固定使用B1I和B3I频点组合.为充分探究BDS-3系统的定位潜力,针对BDS-3不同频点双频伪距单点定位(SPP)性能展开研究.推导了卫星差分码偏差(DCB)改正公式,并建立了 BDS-3任意双频组合SPP数学模型.利用全球35个多模GNSS实验(MGEX)跟踪站121 d的实测数据,采用改进的RTKLIB软件进行了全球范围内BDS-3双频无电离层组合SPP解算实验.首先,对BDS-3的6种频点信号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信噪比、多路径效应和数据可用率等指标.其次,对基于DCB改正的14种BDS-3双频伪距组合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发现,在多路径误差、信噪比及数据完整率等多项指标上,B2ab信号质量最高,B2b与B2a其次,B3I与B1C次之,B1I表现较差.在BDS-3的14种不同双频组合SPP性能比较中,基于DCB改正的定位精度明显优于未加DCB改正的情况.DCB改正相对未改正可以将三维精度由14.9~31.2 m显著减小到1.7~15.5 m.受无电离层双频组合模型噪声放大系数的影响,最优组合为B1C&B2a,最差组合为B2a&B2ab,两者数值分别为1.7 m与15.5 m.以上结论可以为BDS-3伪距定位在车载导航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5.
石乔木;石先杰;李鹏;张德春 《空气动力学学报》2025,43(2):51-59
为探究薄壳结构的气动弹性失稳问题,设计和完成了低速轴向气流中薄壁截锥壳结构的静气动弹性响应风洞实验。实验中观测到截锥壳出现了显著的非线性响应行为:随着风速的连续变化,结构呈现典型的5瓣式小幅变形向4瓣式大幅变形的突跳现象。为揭示系统出现这种非线性响应的分岔机理,基于非线性壳体变形理论,提出了截锥壳稳态气动力的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和重现了系统响应分岔过程,准确捕捉到了分岔的临界风速。结果表明,考虑结构非线性时,系统响应分岔的临界风速(非线性失稳风速)低于线性系统的失稳临界风速;系统在升、降速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响应路径,具有复杂的全局分岔行为,这本质上是轴向稳态气流“冲击”壳体所诱发的结构非线性屈曲问题。本文研究为薄壁结构的气动弹性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6.
通过分析三轴同步卫星无陀螺巡航模式下姿控系统频繁喷气导致推进系统A、B分支切换的现象及其原因,提出了一种分支切换预报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太阳敏感器测量数据的变化,有效地对推进分支切换作出预警。同时,为了避免星上推进分支自主切换的发生,文中最后提出了2种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97.
对 14 0mm× 14 0mm方坯结晶器的内腔局部进行了改进设计 ,采用了抛物线锥度及曲面结构 ,对安装方式采取定位密封措施。试验结果表明 :新型结晶器的拉速得到了提高 ;拉坯阻力较原结晶器略有下降 ;结晶器的散热能力得到了大幅度加强 ;通过坯壳的测量数据表明结晶器的拉坯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99.
为了提高航天器回转曲面加筋型连接结构的集中力扩散效率,需要开展回转曲面加筋集中力扩散结构设计。传统放射肋设计方法普遍依赖设计经验、难以满足集中力高效扩散需求。因此,提出一种面向集中力扩散的回转曲面加筋拓扑优化方法。第1步,建立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过滤技术的集中力扩散拓扑优化方法,保证拓扑优化结果满足回转曲面加筋制造工艺要求;第2步,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变形技术的拓扑优化结果智能重构方法,可高效准确地对回转曲面加筋拓扑优化结果进行模型自动重构。基于所提出方法,以卫星平台对接环这种典型的回转曲面加筋壳为对象开展算例研究,并将优化结果与传统放射肋设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可得到加筋构型清晰、满足回转曲面加筋制造工艺要求的优化结果,且具有集中力扩散效率高、网格质量依赖性低、拓扑特征重构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300.
民用飞机适航取证中的APC/PIO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MA600飞机在适航取证过程中所做的APC/PIO研究与评估工作。根据APC/PIO产生的机理及类型,理论分析了MA600的APC/PIO易感性及可能发生的类型;选择适合于运输机的预测准则,对纵向和横向的APC/PIO易感性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制定了试飞大纲,由试飞员在全动飞行模拟器上完成了试飞任务,并对其APC/PIO趋势做出了评分和评语;最后,对试飞数据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准则评估结果及试飞员评语一致,表明MA600飞机没有发生APC/PIO的趋势,满足适航条例对APC/PIO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