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437篇
航空   1149篇
航天技术   418篇
综合类   217篇
航天   50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61.
飞机舱内噪声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孔成  陈鹏  王政  田昊  唐道锋 《航空学报》2016,37(8):2370-2384
飞机舱内噪声是影响乘客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舱内噪声的最小化是国内外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对飞机外部噪声源特性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噪声源/传递路径识别、舱内降噪措施以及声学试验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其中,噪声源以及噪声传递路径识别主要从各种识别技术手段方面展开了讨论,包括频率分析法、相关技术、修改噪声传递路径、空气传声以及结构传声的识别。而舱内降噪方法主要从被动降噪与主动降噪两方面进行全面介绍,指出被动降噪是一种修改与优化噪声传递路径的方法,而主动降噪能自动感应识别并控制噪声源,并分别给出了两者的优点及其局限性。在噪声测试与仿真模拟方面则介绍了国内外地面实验室舱内噪声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国内的不足,对仿真计算理论进行了梳理,列出各自的适用范围。最后,指出了目前舱内噪声研究依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62.
为适应复杂的航天器外形,文章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离子推力器真空羽流的基本特征。首先,介绍了非结构网格划分的方法,并分析了建模区域生成各种拓扑关系的特点;然后,提出了粒子穿越网格的具体算法,包括有利于减少计算量的结合矩阵重标号的带宽压缩算法;最后,开展了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以上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3.
现代电子战中,传统的辐射源分选识别方法无法在密集的信号环境中快速有效地对复杂体制雷达进行分选识别,造成系统漏警。基于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样本序列自提取的分选算法。这种算法利用雷达信号脉冲序列的周期性和相关性,实现对模板序列的自动提取,从而可实现全脉冲序列中小样本数或脉间规律复杂的雷达信号的分选。仿真实验表明,在全脉冲数据量级适中的情况下,该算法可以有效提取目标模板序列。  相似文献   
764.
运载火箭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征宇 《宇航学报》2016,37(2):135-144
介绍运载火箭领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方法的特点,将诊断技术按照基于阈值的判别机制、基于知识库的专家系统诊断方法、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自学习的推理机制、基于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及自主诊断技术六大类进行分析,同时介绍美国、日本以及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NGLV)在故障诊断上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针对远程发射支持系统(LSS)的特点,提出该领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65.
张玉廷  李冉  高文军  吕争  张华 《宇航学报》2016,37(11):1392-1397
针对VHF/UHF频段航天器舱体屏蔽处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导纳模型的屏蔽效能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屏蔽舱体孔缝等效为波导结构,基于变分法原理建立水平电容和垂直电感模型,对参数失配和舱体厚度影响进行导纳匹配和孔缝宽度参数修正。采用传输线理论建立屏蔽效能分析数学模型。算例对比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可有效分析孔缝不位于舱体中心位置和孔缝长度非波长整数倍时的屏蔽效能,并可准确预测舱体的谐振效应。将其应用到航天器舱体屏蔽效能分析中,对比结果表明算法可有效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66.
针对西宁曹家堡机场2010、2011年风沙现象迅速增多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机场二期建设期间风沙现象的特点,并总结了合理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767.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水平的提高,遥感数据的类型和数据量快速增加。为适应多类型、高速率遥感数据传输的复杂需求,对数传信息流进行了顶层设计,定义了数传与遥感系统数据接口以及数传帧格式,对遥感数据传输所需码速率进行了分类计算,为设计固定的下行数传码速率提供了依据。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提出了基于分组优先级虚拟信道动态调度策略的数传信息流设计方案,确保不同类型遥感数据的传输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对高速遥感数据确保满足较低的缓存容量需求,对低速遥感数据确保满足实时性传输需求。采用动态仿真技术对数传信息流设计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设计方案可为后续新一代遥感卫星数传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8.
左峥嵘  吴婷 《宇航学报》2013,34(11):1468-1474
非同时刻成像将大幅恶化立体视觉方法对导弹的轨迹点重建精度和射向估计精度,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应用主成分分析(PCA)重建导弹轨迹并且估计导弹射向的方法。论文在同步轨道双星观测条件下推导了将PCA方法应用到导弹轨迹重建及射向估计的原理,论证了目标三维轨迹最小方差投影直线在像面上的投影即为目标成像轨迹的最小方差投影直线,给出了通过求取目标成像轨迹的最小方差投影直线重建导弹发射面和轨迹点的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弹道轨迹的三维重建及射向估计,与现有方法相比,PCA方法重建精度更高,相机定标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时,射向估计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769.
卫旻嵩  邢飞  李滨  尤政 《宇航学报》2013,34(10):1323-1329
为适应微小卫星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线阵电荷耦合器(Charge Coupled Devices, CCD)的N字形狭缝数字太阳敏感器研究方案,以减小系统功耗并降低系统复杂度。该方案通过采用带有N字形狭缝的光线引入器以及单个线阵CCD作为光线探测器,实现了太阳敏感器对两轴太阳角的精确计算。提出利用迭代算法和修正系数对系统折射误差进行修正的方法,进一步结合质心算法,能够快速准确修正系统误差,提高系统精度和分辨率。N型数字太阳敏感器视场角可达(±60°)×(±60°),在整个视场范围内定姿精度优于0.1°,功耗 300mW。该数字太阳敏感器具有低功耗、大视场角和高精度的特点,设计、算法均大大简化,实现了太阳敏感器的微型化,在各种微小卫星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0.
A highway in the floodplain of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in the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is recently remediated to reduce liquefaction potential using the dynamic compaction(DC) method of densification of in-place soils. Firstly, the liquefaction potential of the soil at the project site is analysed according to the code of seismic de- sign. Then the in-situ single point impact tests are performed on the liquefiable soil. Settlement of crater, excess pore pressure, ground heave and lateral deformation under DC impact a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Subsequently, the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SPT) and 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 are us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mpaction ef- fectiveness. At last,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DC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dynamic consolidation to ground treatment.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C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remediating liquefiable soil in highway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