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航空   748篇
航天技术   368篇
综合类   93篇
航天   33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01.
As an important index affecting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hollow turbine blades, the wall-thickness precision of the blade is mainly inherited from th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wax pattern and the internal ceramic core. However, due to locating errors, the actual position of ceramic core is always deviated from the ideal position,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wall-thickness precision of the wax pattern.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wall-thickness compens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 (ICT) technique and curve matching algorithms, a model reconstruc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with which the 3D model of a trial wax pattern can be easily constructed. After that, focusing on eliminating the wall-thickness errors of the trial wax pattern, a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pose of the ceramic core in the wax pattern is proposed. Then, by mapping the optimal pose of the ceramic core to length adjustments of the locating rods, the wall-thickness errors of the wax pattern can be greatly reduced. A case study is also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mpensa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302.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师都承担着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由于高校教师从事的科研工作,在时间上是弹性的,科研任务的来源和类型是多样的,再加上科研成果的滞后性等特点,使教师科研工作量的考核成为高校考核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考核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的指标体系。经反复实践,提出了比较科学、简单、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方法。经试用证明,它基本符合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303.
EXPERIMENTAL STUDY OF TURBULENT WINGBODY JUNCTION AND WAKEFLOWKangHongwen;FanMeng;WeiZhonglei(DepartmentofMechanics,PekingUni...  相似文献   
304.
本文深入研究了有理Bézier曲面片的几何连续拼接问题,给出了GC~1拼接条件的显式表示和判断两曲面片GC~1拼接状况的判定条件。用此条件可编写一简单程序,通过输入两曲面片的控制顶点及权因子,便可以“YES”或“NO”的输出回答两曲面片的拼接是否为GC~1连续。在非GC~1拼接时,可对称地修改两曲面片使其GC~1拼接。最后,本文给出了几种CAD/CAM工程中实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05.
为了研究进气旋流畸变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能够产生典型对涡与整体涡可变弯度叶片式旋流畸变发生器。结合正交仿真试验设计方法,分别以对涡旋流强度为优化目标和以对涡旋流强度、整体涡旋流强度和整体涡总压恢复系数为综合优化目标对旋流畸变发生器的几何参数,包括叶片稠度、叶片数量以及轮毂比等进行气动优化设计,并采用CFD数值模拟仿真研究了旋流畸变发生器生成旋流特征。经过单指标优化分析,旋流畸变发生器生成对涡旋流强度最高可达24.60°,整体涡旋流强度最高可达38.73°。经过多指标综合优化,旋流畸变发生器生成对涡和整体涡的总压恢复系数分别提高了4.26%和3.57%。叶片式旋流畸变发生器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试验周期短等优点,并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性。  相似文献   
306.
为了缩短脉冲爆震燃烧室轴向长度,开展了气液两相U型脉冲爆震燃烧室(U-PDC)点火起爆特性试验研究。试验时采用火花塞点火和热射流点火,且点火能量可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点火方式均可实现U-PDC工作频率10~30Hz稳定工作,且DDT时间随工作频率提高而缩短,在5~11ms之间。此外,实现U-PDC稳定工作时,热射流所需的点火能量为0.05J较火花塞点火能量1J更低,并且热射流点火DDT距离更短,约718mm,起爆位置距来流入口的轴向距离约280mm,缩短了起爆所需的轴向长度,有利于工程应用。但是,进一步提高热射流点火能量,其DDT距离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07.
飞行器航迹规划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昌文  严平  丁明跃  苏康 《宇航学报》2007,28(6):1441-1446
介绍了飞行器航迹规划的特点,从安全性、航迹约束、飞行器的协作性以及规划时间等方面分析了飞行器航迹规划的基本需求;对当前国内外航迹规划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从规划环境表示、约束条件处理、航迹的隐蔽性、算法的实时性、可替换航迹、多飞行器协调规划等方面指出了现有规划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指明了飞行器航迹规划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08.
对于工作在高辐射太空中的飞行器而言,它不可避免会受到单粒子效应的影响。因此,如何预测飞行器中单粒子效应敏感区域以便加强保护措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但事实上,要预测单粒子效应对飞行器的影响并不容易。本文给出了一种通过纯软件来评测飞行器系统对单粒子效应的敏感程度的方法——软件故障注入法——这也是评测微电子电路可靠性极具前景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效的汇编语言在汇编级实现,对目标系统不会造成损伤,并且使用方便。试验的结果表明,目标处理器对于单粒子翻转的敏感性大约为1.38%到2.35%,且寄存器的敏感性要高于内存区。  相似文献   
309.
文章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面向中小企业协同设计系统的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一个适合中小企业的协同设计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协同设计系统的各主要功能模块,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安全措施、冲突消解策略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10.
基于COTS的空间信息处理系统单粒子闭锁保护技术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  李瑞  黄影  刘东  张春元 《宇航学报》2007,28(5):1283-1287
空间信息处理系统是用于宇航领域的嵌入式星载计算机系统,必须考虑到太空辐射问题的影响,应具有抗辐射的功能。在对太空辐射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单粒子闭锁(SEL)辐射效应研究了在商用现货(COTS)技术下小卫星的空间信息处理系统的抗辐射设计,给出了一种基于过流监测思路的COTS技术下抗SEL保护电路,并据此设计了在双机系统结构中的抗SEL解决方案。该方案将抗SEL保护电路分散到空间信息处理系统的各需要部分,构成网状实现了对SEL的分散监控保护和集中控制解决。本方案在某航天器空间信息处理系统中进行了原型实现,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