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76篇
航空   693篇
航天技术   276篇
综合类   167篇
航天   3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以丙烯为碳源气体,研究平板针刺预制体在不同倾斜角放置和不同进气方式条件下化学气相渗透( CVI)工艺制备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效果。采用工业CT、浸泡介质法和偏光显微镜对沉积样品的密度分布、开孔孔隙率和织构分别进行表征。沉积102 h后,倾斜17°、前进气条件下试件的密度最高,达到1.45 g/cm-3。结果表明,试样由底端到顶端的密度是有小幅递增的,开孔孔隙率是逐渐减小的。4块试件热解炭的织构以光滑层为主,试样消光角的测量结果表明直立状态和倾斜17°、后进气状态热解炭织构取向度从底部到顶端有增大的趋势,这种织构的增长趋势与锥形回转体扩张段的材料设计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2.
自落式缓冲气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冲气囊被广泛应用于武器装备及物资空投、航天器着陆回收、汽车安全气囊等领域。设计具有优良缓冲性能的气囊系统可以减小物品或乘员所受的冲击力,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物资的损坏和乘员伤亡。文章以某型空投缓冲系统所用气囊作为研究对象,运用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采用控制体积法对该气囊缓冲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同时,结合工程计算与试验测试,合理确定气囊设计中关键技术状态,获得了带有辅囊的自落式缓冲气囊设计思路与方法,提高了研制品质,节省了研制成本与周期。  相似文献   
103.
载人航天器的可重构式控温回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提出了载人航天器的可重构式控温回路系统,它由独立的中低温内外回路系统组成,可改善低温内回路由于控温点温度较低而对辐射器散热能力带来的影响,还可在某个外回路辐射器故障时进行系统重构,维持回路功能。建立了控温回路系统非稳态仿真分析模型,对正常工作模式下和某外回路故障工作模式下各舱回路控温点温度、设备温度、流量分配和载人航天器热负荷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外回路系统比单外回路系统散热能力高27%。当双外回路中某回路故障时,通过系统重构,外回路系统可维持1850W散热能力,能保障载人航天器平台安全,表明可重构式控温回路系统能提高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4.
通过某型燃油系统增压供油转自吸供油试验,研究了发动机入口处的流量历程。在试验研究和直升机燃油系统增压转自吸供油机理基础上,利用Flowmaster软件建立了某典型直升机燃油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直升机燃油系统增压转自吸供油动特性。结合仿真结果,分析了增压泵出口单向阀的弹簧预紧力、弹簧刚度对发动机入口燃油流量、压力的影响,为燃油系统零部件选型及参数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采用遗传算法确定不同Chaboche随动硬化模型的参数,得到的3种模型中,四分量模型对棘轮的预测与试验结果符合最好.增大应力幅值或应力平均值,都会使应变峰值增大,应变累积速度加快;利用确定的四分量模型研究加载顺序对棘轮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应力加载顺序对棘轮预测有较大影响,加载顺序高-低的累积应变低于加载顺序低-高的累积应变,而且先加载的平均应力越大,后加载的载荷产生的累积应变越小;而应力幅值加载顺序对应变累积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一种可以用于弹载被动制导系统的、可以减小空间占用面积的超宽带共形对数周期折合槽天线。给出了单个天线的仿真和实测结果,以及这种天线安装于共形平台上的测试结果。该型天线采用了共面波导馈电方法,具有抗振动、抗冲击、短时耐高温等特性。此外该型天线还具有低剖面、易于安装于大型金属表面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7.
The ability to generate O2 and absorb CO2 of several co-cultured vegetable plants in an enclosed system was studi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man-plant integrated tests. Four kinds of salad plants (Lactuca sativa L. var. Dasusheng, Lactuca sativa L. var. Youmaicai, Gynura bicolor and Cichorium endivia L.) were grown in the CELSS Integration Test Platform (CITP).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O2 and CO2 concentration wer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on-line and the plant biomass was measured at the end of the test. The changing rules of O2 and CO2 concentration in the system were basically understoo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O2 generated by the plants could satisfy the respiratory needs of 1.75 persons by calculatio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plants could absorb the CO2 breathed out by 2 persons when the light intensity was raised to 550 mmol m−2 s−1 PP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cultured plants hold good compatibility and excellent O2-generating and CO2-absorbing capability. They could also supply some fresh edible vegetable for a 2-person crew.  相似文献   
108.
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的重要应用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普遍采用前级DC-DC变换和后级逆变的结构。单相逆变器的输出电压通常为220 V(AC),这就要求前级DC-DC变换器具有很高的升压比。由于单级式DC-DC变换器难以满足要求,本文采用Boost变换器加ZVS全桥直流变压器的两级式结构。针对ZVS全桥直流变压器的不足,将LLC谐振网络应用于全桥直流变压器电路,提出了一种全桥LLC谐振直流变压器,从而实现整个负载范围内开关管的ZVS和整流二极管的ZCS。最后,分别制作了两台1 kW的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9.
围绕空间光学望远镜在轨建造中的结构机构技术进行分析,重点包括结构机构相关的关键技术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分别对大型望远镜空间结构拓扑构型优化及模块技术、光机结构机构的高精度展开调整及锁合技术、典型光机元件的在轨增材制造技术、机器人辅助自主精密装配及控制技术进行了技术内涵及先进技术途径分析.最后展望了在轨建造中结构机构技术...  相似文献   
110.
张金亮  秦永元  成研 《宇航学报》2013,34(8):1078-1083
捷联惯导与小视场星跟踪器构成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核心思想是利用星体跟踪器的高精度测角信息设计滤波修正算法对捷联惯导的导航姿态、方位和位置误差进行滤波估计并修正,以限制捷联惯导系统导航误差随时间的发散,最终提高系统长航时导航的导航精度。在分析小视场星体跟踪器量测量与SINS导航误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组合导航算法:位置+方位修正算法和误差角组合导航修正算法。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算法的导航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长航时仿真飞行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位置+方位修正算法不受载体的位置误差的影响,更适用于星体跟踪器间断工作的情况;误差角组合算法不受载体姿态误差的影响,更适用于SINS初始位置误差得到有效修正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