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6篇 |
免费 | 508篇 |
国内免费 | 20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48篇 |
航天技术 | 332篇 |
综合类 | 176篇 |
航天 | 4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31.
正确确定最大起飞质量,对于轰炸机和大型运输机的起飞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确定最大起飞质量,以往多采用作图的方法,由于影响最大起飞质量的因素比较复杂,所以比较准确的数学模型未曾建立。近几年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得出一个计算H6最大起飞质量比较准确的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的建立为其它轰炸机、运输机最大起飞质量的计算开辟了一条新路,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2.
持有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保证,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货币资金的占有率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企业持有合理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33.
为探讨升推力装置对常规复合式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影响,建立了一种复合式直升机性能分析模型。以加装机翼和螺旋桨的UH-60A直升机为样例,探讨了机翼和螺旋桨参数、升推力分配对全机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低速时,机翼和螺旋桨效率低,加装机翼和螺旋桨会降低全机升阻比;螺旋桨转速越高或桨叶负扭越大,导致螺旋桨的型阻功率越大,升阻比降低越明显。高速时,机翼和螺旋桨效率增加,螺旋桨承担绝大部分推力、机翼承担大部分升力,并降低旋翼转速,为旋翼卸载,降低了旋翼诱导和型阻功率,显著提升了全机性能;升阻比随升推力分配分别先增加后降低。300 km/h时,100%、90%、85%和80%旋翼转速时,对升推力进行优化分配后,将基准直升机的升阻比分别提升了4.0%、21.33%、27.0%和30.6%。 相似文献
734.
735.
为研究变转速旋翼挥舞和摆振方向低阶载荷,以无铰式复合材料模型旋翼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旋翼桨叶根部挥舞和摆振零阶及前3阶载荷随旋翼转速、前飞速度和旋翼拉力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配平条件(前飞速度、旋翼拉力、俯仰力矩及滚转力矩)下,降低旋翼转速有利于减小模型旋翼摆振零阶载荷,明显降低旋翼需用功率,进而提升直升机性能。当旋翼转速较低时,随着旋翼转速的降低,挥舞前3阶载荷幅值均较大。旋翼转速较低时,摆振弯矩前3阶也较大。当旋翼工作于摆振1阶共振转速附近时,旋翼挥舞前2阶和摆振前2阶载荷突增较为明显,挥舞3阶和摆振3阶变化相对较小,其中以摆振1阶载荷变化最为明显,需特别注意旋翼工作于共振转速附近时的载荷问题。 相似文献
736.
文章采用谱域法并结合互阻抗法,对低RCS双层FSS天线罩进行了仿真设计,并就多层介质衬底影响下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其他方法相比,谱域法能仿真更复杂的FSS单元,求解模型简单,计算量小,能得出非常理想的仿真结果。文章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737.
738.
739.
针对实际物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动力学切换现象,提出一类具有平滑切换过程的非理想切换系统模型,并研究其鲁棒H∞切换控制器设计方法.基于平均驻留时间方法与积分不等式理论,得到保证非理想切换系统渐近稳定且满足给定L2增益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H∞切换控制器的设计准则.所提非理想切换系统较之理想切换系统更具一般性,故所得控制方法同样适用于理想切换系统.变体飞行器跟踪控制的应用实例表明,基于设计方法得到的控制器在保证系统稳定性与跟踪性能的同时,对系统参数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