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9篇
航空   169篇
航天技术   118篇
综合类   91篇
航天   1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地球赤道面轨道上磁性刚体卫星的混沌运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地球磁场中非自旋磁性刚体卫星在近赤道平面圆轨道上平面天平动的混沌问题.利用Melnikov方法预测出现混沌的可能性并数值验证混沌的存在性.研究表明地球磁场的周期扰动能引起卫星的混沌运动,扰动增大则混沌加强.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相似周方法对第24活动周的开始时间与第23活动周下降相后期的太阳黑子数进行了预报.根据第23周已经出现的特征参量和下降相的形态特征,选取9,10,11,15,17和20等六个太阳活动周作为第23周下降相的相似周,对第24周开始时间进行预报.预报结果显示,第24活动周的开始时间为2007年5±1月,黑子数平滑月均极小值为7.1±2.6,第23太阳活动周长度为11.1年.与其他研究者的预报结果相比较,本文给出的结果与文献[11]和[12]及MSFC的结果比较一致.通过对相似周方法在下降相预测太阳活动周结束时间的研究讨论,及对第23周上升阶段的太阳黑子数和F10.7平滑月均值预报结果的评估,可以看出,相似周预报方法在太阳活动周长期预报中是很有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3.
Novel hybrid 12-pulse line interphase transformer (LIT) rectifier systems with integrated single-switch or two-switch boost-type output stage that ensure a constant output voltage independent of mains and load conditions are proposed for supplying actuators of future more electric aircraft. The principle of operation, the dimensioning, and the system control are discussed. Th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re experimentally confirmed for a 10 kW laboratory prototype. Finally, the single-and the two-switch system are comparatively evaluated concerning the level of input current ripple, power factor, and overal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叙述了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研究所NH-2低速风洞中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空间流场测量、控制和处理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给出了系统配置图,对各子系统亦作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通过软件设计,使试验过程达到高度自动化和实时性;使测量的压力值处理后得到被测点的总压、动压和静压以及气流方向,并直观地提供了流场的流动特性。该系统为空间流场的定量测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5.
以航空兵力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空中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的模型设计及实现技术。并对构造航空兵CGF系统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叙述了含有虚拟(VR)技术失工交互仿真实验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分系统组成成分。同时还分析了CGF系统中智能数字飞机的模型特点,重点介绍了动力学建模方法以及编队模型匠建立及编队飞行能力的实现方法,构造出来的计算机生成航空兵力在实验系统中性能良好,满足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6.
】阐述了时分多址信道数据接收处理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相应的自动相关监视数据的接收、处理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接收到了各国飞机的飞行数据,经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导出了对应的处理结论,给出了自动相关监视数据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7.
刀具监控技术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具的监测技术是集切削加工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它的发展是现代化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08.
自动驾驶信号仿真系统能够模拟某型教练机进行自动驾驶操作时所需要的动态信号。解决飞机地面试验时无真实动态的飞机攻角、高度、马赫数等大气机数据以及飞机姿态角、升降速度等惯导数据信息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某型教练机自动驾驶信号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9.
Intensive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generations of waverider geometry and hypersonic inlet geometry. However, integration efforts of waverider and related air-intake system are restricted majorly around the X43A-like or conical flow field induced configuration, which adopts mainly the two-dimensional air-breathing technology and limits the judicious visions of developing new aerodynamic profiles for hypersonic designers. A novel design approach for integrating the inward turning inlet with the traditional parameterized waverider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n alternative means to produce a compatible configuration by linking the off-the-shelf results on both traditional waverider techniques and inward turning inlet techniques. A series of geometry generations and optimization solutions is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lift-to-drag ratio. A quantitative but efficient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pproach (the hypersonic flow panel method) with lower computational cost is employed to play the role of objective function for opti- mization purpose. The produced geometry compatibility with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olver is also verified for detailed flow field investigation. Optimization results and other numerical validations are obtained for the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10.
激光冲击处理是一项新兴的的表面强化技术,在某些场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潜在巨大的经济市场。目前,只有美国将此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领域,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国防效益。国内目前还没有应用实例,但已具有良好研究基础,该技术必将在国内踏上产业化的征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