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2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464篇
航空   1231篇
航天技术   631篇
综合类   455篇
航天   6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弹性飞行器的动态耦合问题,首先导出了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的弹性飞行器的纵向运动方程。就简化的非定常气动力数学模型提出了分析气动弹性飞行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而后对弹性飞行器的动态耦合特性提出了定性的分析方法。并从有效抑制飞行器的弹性振动角度,研究了主动反馈控制、操纵面及陀螺位置的合适选择的协同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西南工具总厂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及取得认证之后,重视计量管理地位,特别是计量监督纳入质量监督管理事,开展计量监督的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993.
固体运载火箭弹道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卫星的陆基多级固体运载火箭弹道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适合固体运载火箭弹道计算和弹道优化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方案论证和初步弹道计算。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用离子束辅助蒸发工艺在高折射率锗(Ge)基片上镇制的高性能硫化锌(ZnS)红外增透膜(也称红外减反射膜)及其工艺的研制,通过与常规热蒸发工艺镀制的硫化锌增透膜的性能相比较,证实了离子束辅助蒸发技术对提高硫化锌红外增透膜的光学特性、膜层品质及改变薄膜的结构和应力状态有良好的效果。试验表明用该技术镀制高性能硫化锌红外增透膜能满足长寿命、高可靠卫星红外地球敏感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5.
Development of GPS-based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lgorith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describes two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based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lgorithms which contain steps of integer ambiguity resolution and attitude computation. The first algorithm extends the ambiguity function method to account for the unique requirement of attitude determination. The second algorithm explores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find the attitude. A test platform is set up for verifying these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一种新型光信号眼图校准模块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眼图测量的参数、眼图校准模块设计原理和试验装置的选择思路,充分考虑了可调谐激光器的出光功率、偏振方向、光调制启、微波放大器引入的误差以及被测设备自身的抖动、时基误差等因素,通过开展上升时间测试和抖动测试,分析了光接收机的带宽、抖动对标准眼图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试验结果,分析光信号的眼高度、眼宽度、消光比、光调制幅度、抖动与码速率、码长度、误码率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深空探测采样返回高精度起旋分离,实现返回器再入大气姿态稳定的需求。在自主研发的被动式起旋分离机构的基础上,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返回器起旋分离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开展起旋分离过程综合敏度分析、敏感参数偏差耦合分析以及覆盖性分析研究,以此评估多参数偏差对返回器初始分离姿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回转轴偏差和返回器横向质心偏差对返回器起旋分离姿态影响最为明显;合理配置动力回转轴及返回器横向质心位置有助于改善初始分离姿态;经多参数偏差覆盖性分析,验证了起旋分离各项指标的符合性。为深空探测采样再入返回高精度、高可靠分离技术的工程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8.
Differently from traditional integration satellites, the modular satellites consist of several structurally independent modules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is unevenly distributed, while the interface between modules should support repeatable connection separating.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thermal control design, which supports the independent heat dissipation of an integration satellite, cannot meet the thermal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the modular satellite. In this paper the modular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carbon nanotube array on metal substrate is used as the thermal interface of the modules to realize the separable cross module heat transfer. The internal surface of structural panels is coated by graphene film to enhance the internal heat transfer in the modules with limited internal space. The smart thermal control coating is used at all the heat rejection surfaces to suppress the orbital heat flux variations. By using the technology, the thermal connection of the assembly and reconstruction system is built and the synergistic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whole satellite is achieved. As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technology,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circular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n orbit temperature in the extreme working conditions is simula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odular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satisfy the thermal control demand of the modular satellite.   相似文献   
999.
从图像、图形和符号化测量的角度对航空航天仪表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智能航空航天仪表的一种设计思想,以解决困扰航空航天仪表板总体设计数十年的难题:要求仪表显示的参数越来越多、驾驶员负担越来越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远程转换开关、无线电高度表、雷达角自动装置、陀螺仪和弹上电源是影响导弹长期贮存可靠性的关键部件.明确导弹贮存剖面,通过定期检测得到长期贮存条件下各关键部件的特征电压值,然后采用移动标准偏差方法描述了各特征电压值的贮存稳定性水平,并对其进行退化规律拟合求得各关键部件贮存寿命.提炼出10套导弹产品的各关键部件贮存寿命,通过分布假设检验和分布参数辨识,求得各关键部件的贮存可靠度模型,最后根据导弹产品随机性、分散性、多机理竞争特点,分析导弹产品在悲观和乐观情况下的可靠性结果.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论能为长期贮存条件下贮存类产品的贮存可靠性评估、贮存维护方案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