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航空   423篇
航天技术   173篇
综合类   88篇
航天   2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李佳超  梁国柱 《宇航学报》2018,39(4):426-434
为研究低温推进剂在常温下的自增压过程,设计了以液氮为模拟介质可视化低温玻璃贮箱自增压实验系统,研究了自增压过程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及体积充填率对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枕区和液体区存在显著的轴向温度分层,液体区温度的上升速率低于压力引起饱和温度的上升速率。压力上升分为有典型意义的三段:初始段、过渡段和稳定段,稳定段的压力上升速率随体积充填率增加而增加。液体区的对流运动在自增压过程受到抑制,气液界面逐渐进入准静止状态。并以实验测得温度作为边界条件,采用流体体积(VOF)模型对整个自增压过程进行了175 s的数值仿真。仿真得到的压力曲线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稳定段的压力上升速率是实验值的1.58倍。本文得到的自增压物理参数变化规律,为低温推进剂的贮存和贮箱的热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干涉仪测向是一种具有较高测量精度的测向方法,广泛应用于机载无源探测系统。由于装机后机体和天线相互作用,导致天线的电性能参数变化较大,因此需要在装机条件下对天线的幅度和相位进行校准。限于实际测试条件,通常需要在地面进行实验,而地面的多径效应对校准有较大影响。分析了多径效应对干涉仪天线阵幅度和通道间相位差的影响,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分析表明在反射点位置放置吸波材料可有效降低多径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是在地面模拟两个飞行器在轨交会对接过程中由舱体表面及遮挡对微波信号造成反射干扰的一种试验,其目的是验证激光雷达系统功能及安装位置的合理性。在近20 m远的距离上,对飞行器舱体上的微波雷达天线和微波应答天线进行角度及距离的精确测量。文章通过对试验环境、测量项目分析及不同精测方案比对,采用激光跟踪仪直接测量舱体结构,获得了准确的基准数据,有助于指导微波雷达在飞船轨道舱上的精确安装和提高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的精度。激光跟踪仪首次应用于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多径试验,相比经纬仪在航天器基准测量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4.
潘虹宇  李佳奇  陈学  夏新林 《宇航学报》2021,42(10):1327-1334
针对具有复杂围护结构光学窗口传热特性,建立了高热流作用下的光学窗口及其复杂围护结构的辐射-导热传热模型,分别讨论了窗口的辐射半透明、光谱选择性、外部加热热流以及窗口尺寸对其瞬态温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忽略窗口半透明特征会产生最大31.4%误差,忽略光谱选择性会产生最大40.4%误差;窗口外部气动加热热流影响显著,温度响应随热流的增大而急剧增大;窗口厚度对其传热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厚度的增大窗口温度响应减小;而窗口半径产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5.
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ypersonic glide vehicle, HGV)机动性强、轨迹预测困难的问题,选取气动加速度作为预测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注意力长短时记忆网络的HGV轨迹智能预测方法。首先,以HGV六自由度运动方程为基础,分析了其机动特性和气动力变化规律,建立了动力学跟踪模型,对气动加速度进行实时估计;其次,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估计的气动加速度进行分解和重构,减弱噪声影响,避免对预测模型的干扰;最后,利用去噪后的气动加速度数据对注意力长短时记忆网络进行训练,进而预测未来气动加速度数据并重构HGV未来轨迹,实现轨迹的在线预测。实验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预测HGV机动轨迹,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6.
张佳为  许诺  伍少雄 《宇航学报》2016,37(5):552-561
针对应用任意剪刀对构型飞轮群的欠驱动刚体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将飞轮群与航天器看作整体系统进行建模,从整体系统可控性角度分析采用传统模型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存在的局限性。随后通过对飞轮群角动量集合描述,得出航天器姿态可机动集合。由于飞轮群构型的任意性及航天器的欠驱动特性,导致具有初始角动量的整体系统难以针对系统状态方程采用Lyapunov函数方法进行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同时为了保证存在外扰动力矩的航天器姿态机动精度,采用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实现系统的反馈控制。所提控制算法实现了任意飞轮群剪刀对构型、飞轮群角动量非饱和条件下,任意系统初始角动量欠驱动航天器在姿态可机动集合中的机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及精度。  相似文献   
107.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控制调频率的SAR干扰方法,给出了干扰的基本原理和干扰信号模型,仿真研究了干扰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混沌序列控制线性调频信号的调频率产生干扰信号,能够对SAR实施有效的干扰,而且干扰同时具有欺骗和压制的双重特征,能够有效地改变目标特征,达到掩护重要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稳态加速度模拟试验设备: 离心机设计(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3篇10章详细介绍了稳态加速度模拟试验设备--离心机的设计.上篇对稳态加速度环境及其效应、试验方法和相关标准作了阐述;中篇(上)系统介绍国内外该类离心机发展的基本历程、概貌及典型离心机结构细节,并对其适当予以小结与点评;中篇(下)对离心机运动学进行基本理论分析,研究总体设计和部件设计问题,提出离心机设计原则及相应计算方法;下篇通过一个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制报告作为实例,提供读者进行具体设计时参考.文中,作者对多年累积的技术资料与实践心得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归纳,力求梳理出一条研制稳态加速度模拟用离心机的设计思路与实用程序,使其兼具资料性、技术性与实用性.该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将有一定启发与助益,对其他类同设备设计也有某些触类旁通作用,对该专业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作为参考读物.文章主要探讨的对象是中型、大型、特大型航空航天离心机,土工离心机和载人离心机.在第5章中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离心机,包括:长江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各类土工离心机及载人离心机概况,重点就其总体布局、主机结构进行了研究,尽可能提供设备外形及细节详图,并予以点评.  相似文献   
109.
文章概述了“神舟号”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过程中,在可靠性分析方面所作的部分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降落伞可靠性评估方法和验证方法、火工装置可靠性评估方法及验证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0.
刘绍然  李一帆  张文睿  陶家生 《宇航学报》2018,39(11):1221-1227
对激光通信终端在轨瞬态温度变化开展了仿真,以期研究在轨机动的影响、热分析和热试验时机动模式的简化模拟。通过合理地分析与简化,建立终端的轨道热分析模型,准确模拟在轨机动,根据典型机动模式、外热流和涂层退化等因素设计了计算工况,得出了终端在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场随时间和姿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机动模式下的温度变化存在差异,最大可达23.0℃,采用固定姿态或一维转动的简化热分析或热试验不能准确模拟实际飞行温度,甚至不能部分替代二维转动热分析或热试验;光学天线和反射镜的温度控制是制约终端工作的瓶颈,为终端设计合适的避光机动策略,可大幅度提高温度稳定度和均匀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光机电设备在轨机动策略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