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4篇 |
免费 | 196篇 |
国内免费 | 33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54篇 |
航天技术 | 528篇 |
综合类 | 374篇 |
航天 | 4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96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131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89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通过在生长界面前区域创生液相流动,研究了在稀薄合金中对流对强制性枝晶生长的作用。本文首次报告了对流对强制性枝晶生长的影响。SCN—Acc.模型合金中的定量实验表明,枝晶生长的动力学和形态是温度梯度、生长速度和枝晶端前沿液体流动速度的函数。作为以地面为基础的实验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太空凝固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2.
利用EISCAT雷达探测数据,分析计算了太阳活动高年夏季发生的一次强磁暴期间,极光区电离层对流电场、电导率以及焦耳加热速率等着重考察了E区热怪大气焦耳加热和F区离子摩擦增温与F区电子密度耗空的关系发现在下午东向极光电集流期间,电子密度最大耗空出现在F区300-325km高度,时间恰在积分的E区大气焦耳加热量大值和F区最大离子增温之后5-10min,耗空率达70%。 相似文献
243.
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时,一般用连接边界来引入平面入射波.理想情况下,当总场区没有散射目标时,该区域仅有入射波,散射场区电磁波为0.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散射场区的电磁波一般不会严格等于0,这是因为在连接边界引入入射波时产生了电磁泄漏.一维情形下,用散射场区电场的平方和来衡量电磁泄漏程度.二维情形下,用等效原理将散射场区的电磁场进行远场外推,得到雷达散射截面,以此衡量电磁泄漏的大小.研究表明:时间步长、入射角度都能影响电磁泄漏大小.为使电磁泄漏较小,时间步长应接近于稳定性要求的最小步长,入射方向应避免垂直于计算区域边界. 相似文献
244.
介绍了微波暗室内雷达散射截面自动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同步转角信号的A/D转,RCS值的同步采集与处理以及转台的自动控制等部分,该系统具有1/36度的定位精度和2.5mV的回波电压分辨率,系统误差小于1dB,适用于RCS、天线方向性图及电磁兼容等测量。 相似文献
245.
分布式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编队构形设计是系统总体设计的关键问题。从系统测高性能优化角度出发,提出分布式InSAR编队优化设计一般方法,将其概括为求解一个优化问题,以主星带辅星群体制分布式InSAR为例建立目标函数,针对其星载双站、斜视、空间基线等特点建立测高精度与辅星轨道根数的关系,基于近似的相对运动数学模型对该优化问题进行简化,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在此基础上,对多颗卫星组成编队以提高系统测高性能提出了一种多星编队设计方法。仿真分析表明,经优化得到的编队测高性能要优于干涉车轮和钟摆编队,该结果验证了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46.
247.
在新版《军用标准体系表》中,测控技术标准作为24项共用技术之一被单独列项,为测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扼要介绍新版《测控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对新版《测控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技术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48.
动力吸振器抑制某型飞机平尾振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机在加速到一定速度时,振动剧烈.根据飞行空测数据分析结果看,左右平尾的振动量值较大,且在飞行员感觉振动强烈的速度时段,分析空测数据,平尾的主要振动能量集中在68 Hz附近.这就要求设计一种能够在该频点下的减振装置.实际中采用翼尖加装动力吸振器,达到减振目的.通过地面试验对吸振器的参数进行选优,最终通过实际空测结果对比,来确定减振方案. 相似文献
249.
一种基于正弦图的工业CT系统转台旋转中心自动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一个工业CT成像系统,转台旋转中心的确定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其定位误差会引起CT图像上的伪影。本文在详细分析了现存旋转中心确定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隐含在正弦图中的对称投影信息,并根据经过旋转中心的射线束在两个对称投影视角下透过的物体路径相同这一规律来定位旋转中心。相对现有算法,该方法适用于射线源与旋转中心的连线不严格垂直于探测器的情形,无需使用模体,亦无需知晓任何几何参数,实时且基本不受随机噪声影响。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