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篇
  免费   801篇
  国内免费   332篇
航空   2109篇
航天技术   433篇
综合类   227篇
航天   67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对低速轴流压气机五个轴向间距下的压气机特性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轴向间距对压气机失速点流量,以及对压气机工作于多团旋转失速流量范围的影响,论证了静子在轴流压气机中具有抑制扰动波发展以及增强气动稳定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转静子之间轴向间距的减小,静子的增稳作用增强,压气机的失速流量减小.  相似文献   
302.
在长距离GPS实时动态定位(RTK)过程中,电离层延迟误差是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目前,由于采用全空间电离层模型精度不够,对长距离RTK定位主要采用双差电离层残差内插方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电离层模型.该模型仅对每个卫星轨迹通过的电离层部分进行建模,可适用于高精度GPS定位.采用香港数据,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低纬度电离层变化,并可支持GPS厘米级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03.
Advances in the Studies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in 2004 - 200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and/or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during 2004 to 2006. Within the context of COSPAR, the progresses in the studies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in China in the past two years are introduced with focusing the developments in facilities and instruments, and the advancements in scientific issues, e.g., dynamics related processes, atmospheric constituents, and the coupling with the lower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304.
通过周期浸泡腐蚀实验和时域法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LY12CZ铝合金的腐蚀损伤,用金相法测量最大腐蚀深度,用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LY12铝合金经周期浸泡腐蚀试验后,低频阻抗倒数1/Rd符合Gumbel分布,1/Rd随腐蚀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曲线呈S形,该曲线分成点蚀和剥蚀两个阶段,点蚀阶段符合Sigmoidal曲线关系,剥蚀阶段符合线性关系.1/Rd与最大腐蚀深度在空间统计分布和腐蚀动力学规律两个方面都有一致性,因此可以用1/Rd表征腐蚀损伤程度.由此可见,时域法EIS技术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定量的腐蚀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305.
以Cirrus Logic公司的ARM芯片和TI公司的TMS320V DSP为例,研究了ARM与DSP的数据接口———HPI接口的相关技术,并给出了在HPI接口非复用模式下,CS89712与C5510的信号连接图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下驱动程序的部分关键源代码。  相似文献   
306.
空间机器人退步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带任意节机械臂的空间机器人,采用退步法设计了基座姿态与机械臂受控的复合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器以机械臂末端在工作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机械臂在关节空间中的关节角、关节角速度、基座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为反馈变量,可直接实现机械臂在工作空间的控制任务,避免了从工作空间到关节空间的运动学规划及Jacobian矩阵求导,同时,通过对基座的姿态控制能扩展机器人的功能,改善机械臂的动力学奇异特性。以某个带有6节机械臂的空间机器人为背景进行了数学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7.
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的涡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行机构的高速转子在旋转过程中所造成的高频抖动,将对卫星的姿态控制精度和稳定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转子的涡动特性,并通过振动测试试验验证了相关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08.
  针对使用推力矢量控制的航天器,建立了游动发动机的数学模型,在分析了游动发动机摆角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力矢量控制分配问题。将该控制分配问题转化成以力矩误差最小和对变轨推力影响最小作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引入序列二次规划进行求解,得到一种新的控制分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实现期望目标,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分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9.
中俄联合火星电离层星-星掩星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联合火星星-星掩星探测是人类首次在火星空间环境进行此类的联合试验。用于探测火星电离层的星-星掩星技术较以前星地间的探测技术相比,有可接收高信噪比信号,反演精度高,可探测火星上太阳天顶角大于43°,或者小于138°的区域电离层等优点。本文介绍了中俄联合火星星-星掩星探测方案、基本原理,给出了主要技术指标、地面模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10.
行人再识别是指在无交叉区域的多摄像机视频监控系统中,匹配不同摄像机中的相同行人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行人再识别方法,用HOG3D来描述一组视频的时空特征,在训练集上用预训练的DenseNet来微调模型参数,利用迁移学习得到的模型来提取视频中行人的表观特征,融合两种特征来描述视频序列中的行人。最后将融合的高维特征降维,并用度量学习方法计算行人对之间的距离。本文在PRID 2011和iLIDS-VID这两个视频数据集上进行了使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取得了较高的累积匹配得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