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171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2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人机显示界面中字符编码的工效设计问题,以封闭模拟驾驶舱为基础,采用32名被试开展静态模拟实验,选取反应时间和反应正确率为工效评价指标,得出不同光照水平、颜色匹配和字符高度下显示界面呈现的中文、英文、数字及符号的辨识绩效.实验结果表明:中/英文、数字和普通符号的辨识绩效差异显著;0~600 lx范围内4个水平光照变化对字符编码辨识绩效影响较小;颜色匹配方式对字符编码辨识绩效影响显著,黄/白、绿/青的字符/背景色匹配方式辨识绩效较差,在字符编码设计中尽量避免使用.通过实验结论及对实验数据的深入分析,建立显示界面字符编码设计的数学模型,为飞机驾驶舱人机显示界面编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飞行员视觉信息流强度模拟及适人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地确定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的视觉信息流强度,开发了飞机座舱显示界面仿真模型,以被试的正确反应率和反应时间来评价作业绩效.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所建立的视觉信息流模型中视觉信息流强度曲线符合正态分布.不同的视觉信息量完成任务差异显著,信息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辨识变慢,出现错误的几率升高;在相同视觉信息量情况下,夜晚与白天、动态与静态执行任务辨识和绩效差异显著,白天要比夜晚、静态要比动态辨识效率和绩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为预测飞行员视觉注意力分配,在SEEV(Salient Effort Expectancy Value)模型和多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注意控制空间和资源分配空间的概念.前者描述了影响注意力分配因素,而后者则反应了兴趣区域所获得的注意资源.并通过空间映射建立注意力分配的预测模型,应用模糊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结算.为验证预测模型效度,采用16名被试在飞行模拟器上开展基于异常信息恢复的工效学实验,通过眼动追踪装置记录注视点分布作为注意力分配指标.被试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对主飞行显示器仿真界面中的目标信息状态进行监视,并通过驾驶杆的指定操作对异常信息进行响应.实验结果表明,注意力分配预测模型的理论结果与工效实验中注视点分布的实验结果显著相关且吻合较好,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直升机可达区域可用于生成空域安全态势,提高直升机在低空复杂环境中的飞行安全水平.为了满足求解可达区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方法.根据能量机动性求解了直升机控制域,结合运动学方程建立了可达区域数学模型.基于最优控制原理,实现了边界点快速计算;提出了基本可达区域的概念,将实时可达区域构造问题转化为少量边界点的计算问题.以AH-1G直升机为对象进行了二维和三维的算例分析,并与微分包含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算例结果表明,直升机控制域是时变的,需根据实时飞行状态进行计算;该算法能实时计算前飞状态直升机的可达区域,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裁剪曲面的参数线加工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结合开发国产化软件的实践,详细论述了CAD/CAM技术中有关裁剪曲面的描述及加工自动编程算法的研究。从曲面造型及加工编程的通用性角度出发,将曲面的三维几何信息映射到二维参数域上,用二维拓扑信息环来描述裁剪曲面,把各种裁剪曲面的加工编程统一为一种具有拓扑信息环的广义曲面加工编程。同时,采用环形刀计算刀位信息,可方便地推广至球头刀或平底刀的加工编程。根据预先设定的残留高度及插补误差,在编程中对刀切点和刀位点的计算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了加工编程的精度要求。从而用较简单的方法实现了对任意裁剪曲面的加工自动编程  相似文献   
16.
交—交型矩阵变换器的双电压控制原理及波形合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一般意义上的n×m型矩阵变换器的拓扑形式及双向功率开关的构成;分析了基于瞬时电压调制技术的三相AC-AC矩阵变换器的开关状态和控制规律;给出了在一个周期里,划分输入相区,输出相区的原则,从理论上推出了改进的双线电压控制的矩阵变换器的控制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航天飞机驮机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轨道器/驮机空气动力学的高阶面元法理论计算,风洞模型试验,仿真和飞行试验。风洞模型试验是建立轨道器/驮机气动数据库的基础,仿真是确定分离程序和训练驾驶员的有效方法,飞行试验是轨道器/驮机的驮运、分离和进场着陆气动性能的最后验证。研究试验表明:飞行试验与风洞试验和仿真结果符合得较好。合理地改装现有大型运输机,可以较好地完成航天飞机轨道器的驮运和进场着陆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纺织机械——梳棉机的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变频调速器由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文章简要介绍了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采用气隙磁通轨迹控制法产生三相脉宽调制波的基本原理,还介绍了两台电机速度跟踪的要求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传统恒温热线热膜流速计(简称 HWFA)动态方程后,提出了一种新型HWFA 线路模型——主电桥预移相模型,推导出真实条件下小扰动动态响应方程,并按此原理设计制造了崭新的高性能 IFV—900型 HWFA 样机。该机全部革除了传统HWFA 的三个调节参量,大大地简化了调节步骤;不自激振荡的范围明显增宽,极大地减少了使用上的麻烦;频带宽度比当今世界流行的 HWFA 增宽了2~5倍;加上一系列智能化功能后使自动化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新型 HWFA 的问世将可能导至 HWFA技术的重大改进和新的变革。首先阐明主电桥预移相模型的提出和真实条件下小扰动动态响应方程的推导。随后将用若干姐妹篇阐明动态方程频率响应调节元物理值的解析解,频率特性实验分析手段的电扰动试验响应情况的理论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对激光冲击强化技术与喷丸表面强化技术比较分析之后,表明航空发动机叶片经过激光冲击强化后,能显著增加叶片表面残余压应力,提高疲劳性能,并且其效果优于喷丸表面强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