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45篇
航空   372篇
航天技术   148篇
综合类   163篇
航天   14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01.
为了提高微机电系统(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陀螺测量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陀螺随机漂移的在线补偿方法.在静态时在线建立随机漂移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模型,并针对随机漂移模型随时间慢变的特性,引入虚拟噪声补偿技术加以补偿.针对载体运动状况的未知性,建立机动角速率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技术对随机漂移和角速率进行实时估计.通过试验表明:随机漂移模型、角速率模型以及滤波算法能够满足姿态测量系统的动态应用需要,且姿态测量精度较补偿前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802.
卢丛玲  祁浩天  徐国华  史勇杰 《航空学报》2019,40(12):123055-123055
为了研究地面效应下共轴刚性旋翼的气动特性,建立了一套基于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的气动干扰数值方法,采用运动嵌套网格模拟双旋翼的反转运动。地面采用无滑移边界条件,并对旋翼和地面附近的网格进行加密,以更好地捕捉旋翼的流场细节和尾迹特征。计算结果与Lynx尾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有效性。对地面效应下共轴刚性旋翼的气动性能和流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单独的上下旋翼而言,共轴旋翼地面效应下的拉力增益更大,这是由于上下旋翼桨叶表面的压强干扰受地面高压的影响而减弱;地面的干扰主要影响双旋翼尾迹的径向位置,对其轴向位置影响不大,上下旋翼尾迹在地面附近相互融合、分裂,形成复杂的桨尖涡尾迹;双旋翼在地效下的尾迹径向扩张半径比单旋翼大,这是由于双旋翼的径向射流速度更大;随着旋翼距地面高度的增加,双旋翼间的气动干扰强度逐渐恢复,因此下旋翼拉力增益的下降速度比上旋翼更大;共轴旋翼桨尖涡相对卷起高度和扩张半径均随离地高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03.
通过改进工装,用波纹套径向涨紧代替穿芯轴轴向压紧,使两次装夹变为一次装夹,进行了工艺可行性分析和波纹套参数确定。实践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04.
针对扩散制造这种面向复杂武器装备批量生产的网络制造模式,提出了基于相关性的扩散任务建模及分解方法.定义了扩散任务及相关基本概念,分析了扩散任务相关性研究的必要性.通过给定的扩散任务相关准则,建立了扩散任务相关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聚类算法,实现了扩散任务分解.通过实例讨论了扩散任务建模及分解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805.
组合体航天器在姿态机动过程中的各单体卫星承受的控制力是不均匀的,局部控制力过大将会导致组合链接断裂而失效。应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组合体航天器间的相互作用模型,对内力、内力矩与整星姿态、控制力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仿真了极端情况下的内力矩分布,其大小可能超过常用对接机构的力矩承受范围;采用粒子群算(PSO)法对控制合力矩进行优化分配,通过预设初值和继承初值来加快PSO算法的收敛速度,实时调整各星控制力矩分配比例,减小星间相互作用力,实现组合体航天器的智能协同控制,保证组合体航天器的连接铰不因受力过大而损坏。算法仿真和Adams软件验证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相互作用模型可准确计算出星间相互作用力,提出的智能协同姿控算法可显著降低姿控过程中的星间内力,确保组合体航天器的安全。  相似文献   
806.
谢侃  刘宇  任军学  廖云飞 《航空学报》2007,28(6):1339-1344
 在常滞后两相流假设下,提出改进的Angelino理想型面法和改进的“二次曲线+三次曲线”造型法设计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计算了这两种改进方法设计的塞式喷管性能。算例表明:在两相流条件下与未考虑两相流效应的气相理想方法设计的型面相比,改进的Angelino法设计的型面长度缩短近33%,推力增大约1%;改进的“二次曲线+三次曲线”造型法设计的型面长度减小近6%,性能提高约4%。  相似文献   
807.
复合材料大展弦比机翼动力学建模与颤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一代航空结构广泛采用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机翼的气动弹性工程化建模和分析是飞机设计的重要任务。应用气动弹性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复合材料大展弦比机翼进行了结构有限元建模、模型修正、固有振动特性计算、部件发散与颤振工程分析。本文使用MSC/NASTRAN软件,在复合材料大展弦比机翼的初步静力分析模型基础上,依据结构图纸、相关试验结果反复修改得到合理的机翼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固有振动计算中采用动力减缩方法消除局部模态并提高计算精度,采用亚音速偶极子格网法求解非定常气动力,并对单独机翼进行了发散和颤振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808.
具有电磁约束阻尼层梁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计算(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vibration control of beam through electro-magnetic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 (EMCLD) which consists of electromagnet layer, permanent magnet layer and viscoelastic damping layer. When the coil of the electromagnet is electrified with proper control strategy, the electromagnet can exert magnetic force opposite to the direction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o that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 is attenuated.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current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force produced by EMCLD.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system are obtained using Hamilton's Principle and then reduced with the assumed-mode method. A simulation on vibration control of a cantilever beam is conducted under the velocity proportional feedback to demonstrate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bility of EMCLD, and the beam system with the same parameter is experimente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are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CLD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suppressing modal vibration.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beam system has better control performance for larger control current. The EMCLD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pplicable and efficient tool for the vibration control of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809.
运用表面处理技术对钛及其合金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得到多种彩色膜和厚膜,同时对氧化膜的各种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为钛合金阳极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10.
谢方琳 《航空学报》1987,6(6):321-325
以模线样板工作法为主的飞机装配工艺,由于协调环节移形产生的误差、型材和鈑材出厂公差、零件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等诸因素的影响,对复杂的协调关系都依靠产品设计、协调方案来保证。 在飞机装配中,因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造成的装配件之间的间隙是常见的。本文探讨对装配间隙进行加垫处理的理论判据和工艺规范;提出采用“加垫补偿”的工艺方法,以期使协调环节化繁为简,起到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