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97篇 |
免费 | 1370篇 |
国内免费 | 107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677篇 |
航天技术 | 1394篇 |
综合类 | 1050篇 |
航天 | 16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83篇 |
2020年 | 187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142篇 |
2017年 | 183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08篇 |
2014年 | 307篇 |
2013年 | 346篇 |
2012年 | 372篇 |
2011年 | 415篇 |
2010年 | 423篇 |
2009年 | 398篇 |
2008年 | 369篇 |
2007年 | 314篇 |
2006年 | 279篇 |
2005年 | 270篇 |
2004年 | 155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143篇 |
2001年 | 181篇 |
2000年 | 191篇 |
1999年 | 221篇 |
1998年 | 233篇 |
1997年 | 195篇 |
1996年 | 171篇 |
1995年 | 149篇 |
1994年 | 167篇 |
1993年 | 141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116篇 |
1990年 | 99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74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3年 | 2篇 |
1969年 | 2篇 |
1967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552.
杨中东%陈淑华%宫秋苓 《宇航材料工艺》2002,32(2):19-20
介绍了一种新的复合固体润膜技术,即利用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处理技术与固体润滑剂聚四氟乙烯复合,从而形成铝合金聚四氟乙烯复合涂膜。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原理和工艺,该复合涂膜具有自润滑减磨性能以及国内开发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53.
徐志刚%刘贵才%李权%傅国如%陈荣 《宇航材料工艺》2002,32(4):58-61
研究了某些发动机在使用中发生的两起加力燃油总管喷油杆断裂故障,通过断口分析,组织检查,喷油杆受力分析等工作,找出喷油杆疲劳断裂失效的根本原因是设计不佳,导致喷油杆根部承受的应力水平较高,另外焊接缺陷是对疲劳裂纹的萌生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预防与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54.
555.
王浩%李效东%彭平%冯春祥%王应德 《宇航材料工艺》2001,31(3):4-9,14
在SiC陶瓷纤维整个制备工艺过程中,影响因素繁多而且交叉作用,每个因素的变化都对SiC纤维的力学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以先驱体转化法为例,针对SiC陶瓷纤维整个制备工艺过程中的四个阶段,综述了各个因素对SiC陶瓷纤维最终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6.
贾新朝%陈兆生%卢焰 《宇航材料工艺》2001,31(6):55-57
研究了新型无钴超高强度钢G50经不同锻造比墩粗锻造后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的变化情况,并检验该新材料随锻造及热变形的能力。结果表明,该新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可锻性及热成形性,且不同锻造比锻造并按标准制度热处理后的性能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57.
袁武华%徐海洋%夏伟军%陈振华 《宇航材料工艺》2001,31(6):51-54
采用多层喷射沉积工艺制备出了尺寸为Ф630 mm×250 mm×800 mm且质量较好的FVS0812耐热铝合金管坯,通过挤压获得了性能优良的大直径管材,并对管坯和挤压后管材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层喷射沉积制坯过程中,熔滴在沉积面的冷却速度约3.2×104 K@s-1~106K@s-1,熔滴凝固后在沉积坯中形成微细晶粒结构(200 nm~500 nm)和弥散分布的纳米析出相Al12(Fe,V)3Si(20nm~60 nm),使得沉积坯挤压致密后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558.
张大海%黎义%高文%陈英%方超 《宇航材料工艺》2001,31(6):1-3
对目前主要几种高温天线罩材料体系,包括氧化铝陶瓷、石英陶瓷、微晶玻璃、纤维增强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磷酸盐基复合材料以及硅氧氮陶瓷材料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559.
姚承照%胡宝刚%冯志海%刘武 《宇航材料工艺》2001,31(6):72-76
为了更好地研究三维整体纺织碳/酚醛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对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纤维体积分数和不同编织结构的碳/酚碳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烧蚀试验,利用TalyScan150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试样烧蚀后的表面进行测试,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维四向结构的碳/酚醛复合材料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烧蚀性能变好,较低纤维体积分数(50%)的三维五向结构碳/酚醛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560.
王亦菲%赵鹏%宋永才%冯春祥 《宇航材料工艺》2001,31(2):24-27
以聚硅烷(PS)、聚氯乙烯(PVC)和钛酸四丁酯[Ti(OBu)4]合成含碳量不同的聚钛碳硅烷(PIC)先驱体,运用IR、GPS、VPO、TG等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富碳PTC先驱体的合成及其组成结构,讨论了加入PCV含量不同对PTC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影响。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高温烧成制备出具有较好工艺性能和电阻率为10^0Ω.cm-10^3Ω.cm的富碳含钛碳化硅纤维(Si-Ti-C-O纤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