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137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1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贮存温度对丁羟推进剂老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南昌 《推进技术》1987,8(6):58-63,91
本文研究了贮存温度对丁羟推进剂老化性能的影响.实验是在空气中进行的,老化性能以推进剂强度、伸长率、硬度和失重%等参数为判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贮存温度下,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推进剂的强度增加,伸长率降低,硬度增加,失重%亦有所增长.提高贮存温度的影响是加速了这些性能的变化.根据伸长率的数据,表明在本文给定的贮存温度下,老化反应机理是相似的.本文还以Arr-henius图求得表观活化能为49.6kJ/mol,并进而用公式求得25℃下推进剂应变保留值(ε/ε_o)与贮存安全期的关系图.  相似文献   
252.
杨慧  张锦  聂景旭  侯贵仓 《航空动力学报》1998,13(4):386-389,458
本文运用损伤力学方法对涡轮盘试件榫槽在蠕变和疲劳交互作用下的裂纹起始寿命与裂纹扩展寿命进行了分析研究。榫槽的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是由修正的Chaboche′s低循环疲劳损伤模型和改进的Kachanov′s蠕变损伤模型综合形成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疲劳和蠕变交互作用下裂纹扩展计算模型。从理论分析计算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说明所建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损伤有限元素法,以有限元网格尺寸模拟损伤裂纹长度。从试件榫槽的裂纹扩展计算分析中,提出裂纹起始方向和裂纹扩展方向判断准则,并通过计算检验了此准则的正确性。文中所建立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及结果分析在工程实际中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3.
波音公司客户选型初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民用飞机公司直接面向市场,而民机是个特殊的商品,几乎每一架飞机都是与众不同的,如何实现客户化的飞机选项配置是客户和飞机制造商共同关注的话题。波音公司的民用系列飞机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其客户选型工作可以提供很好的参考,研究波音公司的客户选型相关工作,为我国大型客机客户化设计积累必要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254.
为了解决欠量测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与隔离这一难题,在对传感器故障进行合理建模的基础上,首先,借助输出方程,利用最小二乘和基础解系的方法,将传感器故障特征转换到系统状态模型中;然后,提出一种残差产生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其参数求解方法;最后,用算例对上述设计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255.
典型爆炸螺栓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次整流罩倒锥段的联合静力试验中,Ⅲ象限爆炸螺栓在未达到1.5倍设计载荷作用下出现假品拉断现象。为了揭示爆炸螺栓破坏的内在机理,分别建立了整流罩倒锥段整体有限元模型及爆炸螺栓精细有限元模型,对试验及飞行状态进行了计算仿真,有限元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性较好。研究结果合理解释了爆炸螺栓破坏的内在机理,对该类型爆炸螺栓的承载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爆炸螺栓结构及技术指标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螺栓的选型及安装等方面为设计部门给予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56.
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和优化的Q-law算法相结合的新轨道转移算法.为了合理利用能源,文中引入相对推进效率作为是否施加推力的门限.遗传算法用于搜索最短时间的优化轨道转移路径,将轨迹优化问题转化成有约束的参数优化问题,从而避免了两点边值求解难题.在轨道转移末端,为了提高目标转移精度并避免高频振荡,文中采用了结合模糊逻辑的优化Q-law算法.针对某一卫星轨道转移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在实现最优时间轨道转移的同时,兼顾能源的消耗,并提高轨道转移精度.  相似文献   
257.
研究了具有双边对称圆弧缺口(试样厚3 mm宽4 mm,缺口半径2 mm,缺口深0.6 mm)的二维正交编织C/SiC试样在室温空气中与高温真空下拉伸行;测量了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初始模量和电阻;并用SEM观察断口.结果表明,2D-C/SiC材料除室温下缺口试样的拉伸强度低于光滑试样外,高温下两者基本相当,两者都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也基本一致.高温下缺口试样拉伸强度与光滑试样相当说明,该材料对应力集中不敏感;室温时对应力集中敏感.缺口试样的断裂应变要远小于光滑试样的断裂应变.2D-C/SiC材料缺口试样基体裂纹开裂应力随着试验温度的上升逐渐增加.缺口试样的相当模量高于同一温度下光滑试样的弹性模量,两者都随着试验温度上升而增加,在1 100℃达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电阻表征的损伤大体上随载荷增加而增加,1 300℃和1 500℃条件下,较小载荷范围内有下降现象.从室温到1 500℃,所有断口中与载荷方向垂直的纤维束断裂面平整,平行于载荷方向的纤维束断面参差不齐.2D-C/SiC复合材料总体上仍属于脆性断裂,局部上有纤维或纤维束内小的纤维集团拔出,吸收了较多的能量,存在增韧机制.  相似文献   
258.
高功率微波武器是对现代雷达的第五种威胁.分析了高功率微波武器进攻雷达的途径,阐述了HPM损伤雷达接收机前端的机理,通过计算研究了HPM损伤接收机前端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10GW的窄带微波弹,当波束对准雷达天线主瓣时,可损坏雷达接收机保护电路;而对于超宽带微波弹,功率为1GW时即可穿越放电管而损伤限幅器.早期雷达抗HPM损伤能力较差,1GW的微波弹,不管是窄带还是超宽带,都可以损伤其接收机.  相似文献   
259.
提出了采用PDM系统为主体框架,以流程化设计为主线,过程管理控制为核心,实施基于PDM系统平台的PCB研制工作,并实际应用于航天型号PCB设计中。通过实施PDM系统及PCB流程化设计,实现了航天型号PCB的数字化设计与管理。  相似文献   
260.
Advanced crack monitoring technique is the cornerstone of aircraft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To achieve real-time crack monitoring of aircraft metal structures in the course of service,a new crack monitoring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Cu coating sensor and 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 principle.Firstly,insulation treatment process was used to prepare a dielectric layer on structural substrate,such as an anodizing layer on 2A12-T4 aluminum alloy substrate,and then a Cu coating crack monitoring sensor was deposited on the structure fatigue critical parts by pulsed bias arc ion plating technology.Secondly,the damage consistency of the Cu coating sensor and2A12-T4 aluminum alloy substrate was investigated by static tensile experiment and fatigue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strain values of the coating sensor and the 2A12-T4 aluminum alloy substrate measured by strain gauges are highly coincident in static tensile experiment and the sensor has excellent fatigue damage consistency with the substrate.Thirdly,the fatigue performance discrepancy between samples with the coating sensor and original samples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fatigue performance of the 2A12-T4 aluminum alloy after preparing the Cu coating sensor on its surface.Finally,crack monitor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Cu coating senso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nsor is sensitive to crack,and crack origination and propagation can be monitored effectively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nge of electrical potential values of the coating sens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