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7篇 |
免费 | 249篇 |
国内免费 | 15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89篇 |
航天技术 | 141篇 |
综合类 | 57篇 |
航天 | 2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数据量、高速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NASA、ESA、JAXA等航天机构正在开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时代。各国纷纷在GEO-LEO、LEO-LEO、LEO-地面,以及地-月等不同轨道验证了激光通信终端的在轨性能。介绍了国外开展的激光通信技术演示验证试验情况,重点介绍了以月球激光通信演示验证试验(LLCD)为代表的深空激光通信技术,以及以半导体星间链路为代表的星间激光通信技术。通过阐述国外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激光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期望通过该技术的研究,对我国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42.
643.
通过开展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 PPT)放电试验,结合理论计算与分析,研究了放电室构型参数对推力器性能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推进剂烧蚀表面附近电极间距的增大使放电电流的峰值降低;增大电极高宽比使电感梯度提高,并使电磁冲量得到提升。考虑到放电电流集中在推进剂表面附近,电流峰值主要受到放电室上游电极间距的影响,因此,采用在放电室下游增大电极扩张角的方法使电极高宽比增大,通过这种空间上的分离,能够解决增大电流峰值与提高电感梯度之间的矛盾,实现推力器电磁冲量的综合提升。相比于常规PPT所使用的矩形推进剂构型,V形的推进剂构型可有效提升推力器的气动冲量。 相似文献
644.
对含单个分层损伤国产碳纤维CCF300与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压缩试验,通过对同种中等厚度含不同分层大小、不同分层位置的层合板压缩失效后的宏微形貌及超声波C扫描检测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分层大小及分层位置对于国产碳纤维及T300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失效模式造成的影响,比较了两种纤维复合材料失效模式的异同.结果表明,预制分层在压缩过程中都发生了扩展,而分层位置是影响其压缩失效模式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于分层位置较深的层合板,其失效模式往往为首先发生分层扩展,进而子层板剪切屈曲失效.总的分析表明,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与T300纤维复合材料含分层损伤层合板的压缩失效模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45.
针对火星探测器高超声速进入过程中的表面材料催化作用及其对气动热环境影响这一问题,建立了变壁面温度的火星大气表面材料催化作用模型,并基于火星大气物理化学模型和求解三维热化学非平衡N-S方程的数值方法,对典型火星探测器防热大底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催化特性下的高超声速非平衡流场和气动热数据,分析了表面材料催化特性对气动热环境影响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催化特性对壁面附近组分分布影响很大,催化反应进程主要受O原子浓度限制;有限催化热流随催化效率增大而增大,完全催化峰值热流比催化效率为1的有限催化峰值热流高25%~64%;表面温度随催化特性的变化规律与热流变化规律类似。有限催化模型能根据表面材料的催化特性精细化预测表面热流和温度,为防热设计提供更精确合理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646.
647.
648.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优化环型聚能装药结构,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环型聚能装药侵彻靶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药型罩开口角度、药型罩壁厚、装药高度、炸高4种因素对环形射流穿靶时间及剩余速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对射流穿靶时间及剩余速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为药型罩开口角度,优化后的环型聚能装药结构对靶板侵彻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49.
利用EDA技术在FPGA芯片上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8位模型机,主要包括指令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时序产生器和总线等设计,在QuartusⅡ6.0集成环境下进行设计、编译和仿真,最后下载到SOPC/EDA实验平台上进行单元和系统测试,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50.
为进一步扩大探测范围,提高探测效率,并为后续星面基地建设提供服务,星面探测机器人需从远程地面遥控方式向自主移动方式发展,为此需要解决地图构建、鲁棒定位、探测导航等问题。为推动星面探测机器人自主移动能力的发展,借鉴目前快速发展的无人驾驶技术和地面自主移动技术,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星面探测移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地面自主移动研究在地图构建、鲁棒定位、探测导航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在结合星面探测应用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在长期定位和可变形重建领域开展更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