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2篇 |
免费 | 618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84篇 |
航天技术 | 295篇 |
综合类 | 89篇 |
航天 | 3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18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9篇 |
1997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介绍了激光冲击变形机理和冲击波产生原因,并建立了激光冲击下的板料变形模型,且推导了板料变形量计算公式。根据爆轰波和爆炸气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激光冲击成形中激光-能量转换体-靶材系统爆轰波压力的估算式,并根据冲击波压力估算式估算所需激光脉冲能量,从而探讨了板料变形与激光能量、冲击波压力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板料厚度对变形量的影响与变形理论模型的分析基本相同,其变形量随厚度的增加而呈指数曲线减小,其轮廓形状也由小圆锥形逐渐向小球冠状变化。 相似文献
382.
383.
临近空间长航时浮空平台具有极大应用价值,高空飞艇与超压气球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从近年各国试验情况来看,国外已成功实现超压气球在临近空间高度的长航时飞行,但要实现高空飞艇长时驻空飞行,还有诸如环境预测、材料、能源、推进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本文分析了临近空间环境要素特征,重点研究了大气密度、温度、风场、辐射和臭氧等要素对飞艇的影响,并借鉴超压气球高度、轨迹以及压力控制等相关技术,探索研究高空飞艇长航时驻空飞行的技术途径,对高空飞艇设计、研制与飞行控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4.
385.
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及进口数量逐年增长,大豆的对外依存度也逐年提高。文章选取国内大豆产量、大豆进口量、豆油及豆粕产量、国内外价格比等指标,利用Johansen检验法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确定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证实,国内大豆产量、豆粕和豆油需求、国内外大豆价格比是影响我国大豆进口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控制大豆进口规模、积极生产非转基因大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86.
与脉冲体制合成孔径雷达(SAR)相比,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SAR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分辨率高、功耗低和低截获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小型或微小型SAR普遍采用FMCW工作体制。FMCW SAR在整个脉冲重复周期内都发射信号,其信号占空比达到了100%,为了减小数字接收机采样带宽,降低数据率,FMCW体制毫米波SAR一般采取解线频调接收的方式,但其数据量依然很大,而且机载平台受到气流的影响,运动误差很大,需要迭代估计与补偿,给实时处理模块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了提高整个机载FMCW SAR系统的信号实时处理性能,需要在算法层面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两次子孔径误差估计和全孔径误差拼接补偿的FMCW SAR实时成像算法,使用相位梯度自聚焦(PGA)算法和图像偏置(MD)算法级联提取子孔径误差;然后进行子孔径误差拼接成全孔径误差补偿原数据,两维脉冲压缩后完成图像聚焦,提高了FMCW体制毫米波SAR成像算法的效率;最后使用机载Ka波段FMCW SAR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7.
388.
针对强信号背景下弱信号角度时延联合估计过程中的弱信号数目难以精确估计问题,在分析Capon谱估计法估计信号DOA原理的基础上,将Capon谱估计法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在强信号背景下弱信号角度时延联合估计方法。为弥补Capon法分辨力较差的劣势,将扩展的Capon法与有高分辨性能的m-Capon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Capon方法,能区分来波方向接近的不同目标信号。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对弱信号的信源数进行估计,也无需分解特征值,且在快拍数较少时仍具适用性。 相似文献
389.
针对火星探测任务设计阶段的需求,提出集成再入弹道、开伞过程仿真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质点动力学模型,计算质点弹道,进行探测器进入过程的飞行轨迹仿真,获得开伞初始状态。其次,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建立开伞过程的流固耦合(FSI)动力学模型,进行典型工况开伞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开伞动压和马赫数对降落伞充气过程的影响。数值模拟开伞过程伞衣几何外形变化和降落伞的流固耦合动力学行为,得到开伞过载变化曲线、伞衣阻力面积变化等典型特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降落伞开伞动力学的数值仿真方法为火星再入、减速和着陆(EDL)过程的概念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0.
基于非光滑表面减阻的仿生学理论,通过凹坑表面控制超声速旋成体附壁区的边界层结构来减小旋成体的阻力.利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设计,对排列在旋成体后部的仿生凹坑表面参数进行优化.Ma数为2.51,基于旋成体最大直径的雷诺数为1.9×106的风洞试验表明,旋成体后部的凹坑表面最大可减小旋成体4.98%的粘性前部阻力以及2.69%的底部阻力,总阻力最大可减小2.98%.通过二次旋转设计得到关于凹坑直径、深度以及凹坑轴向间距三个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利用此方程得到的最优凹坑表面减少总阻力4.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