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2篇 |
免费 | 223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76篇 |
航天技术 | 166篇 |
综合类 | 113篇 |
航天 | 1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61.
362.
363.
选取第23太阳活动周(1997—2006年)期间542例由太阳爆发活动驱动的行星际激波事件,分析确定了太阳源头和行星际空间中影响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轨道的关键物理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测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的新预报模型(EdEaSPM). 回溯预报结果表明,EdEaSPM模型的预报成功率约为66%,略高于国际一流预报模型的预报成功率;EdEaSPM模型的虚报率未超过50%,改善了当前国际主流模型虚报率较大的情况;对于偏度指标,虽然当前所有模型的偏度值均大于1,但EdEaSPM模型的偏度值最接近于1且明显小于其他模型的偏度值;EdEaSPM模型的其他评价指标也都高于国际主流模型的相应指标. 此外,选取2012年期间的激波事件对EdEaSPM模型进行了预报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EdEaSPM模型不仅能够提前约1~3天进行预报,而且预报效果与国际一流模型具有可比性,尤其是在提高预报成功率及降低虚报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64.
在对飞机设计选材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Browser/Service)结构的飞机设计选材专家系统总体框架和系统各功能的实现方式,并开发了系统的原型.该系统将基于规则、案例和模型的选材方法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个通用的推理机实现推理.该推理机功能通过CLIPS(C Language Integrated Production System)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实现.该系统主要有3个工作步骤:选材的定性推理,材料检索和材料综合性能排序.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浏览器对系统进行访问和操作.该系统飞机机翼大梁选材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可对飞机设计人员的选材工作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5.
366.
陈敬超%郭学鹏%杜焰%周晓龙%李玉华 《宇航材料工艺》2004,34(1):42-46
通过真空自耗电极炉熔炼得到硅锆质量比为1:2的Ti-Zr-Si合金材料,对合金材料进行了1200℃/3.5h的固溶处理和850℃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EDX分析了Ti-Zr-Si合金的铸造、固溶和不同时效阶段的显微组织及其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硅锆比为1:2的Ti-Zr-Si合金,铸造组织由β-Ti、晶界为块状β-Ti和条状的5-3型硅化物组成;Ti-Zr-Si合金经过850℃/480min的时效处理,5-3型硅化物转变为2-1型硅化物;尺寸细小、分布均匀的2-1型硅化物使制备高性能的Ti/(Ti,Zr)2Si复合材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67.
368.
为了模拟进气道喉道非均匀流场对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流动特性的影响,针对典型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入口流场的马赫数分布要求,设计了隔离段直连试验设备。该设备整个通道采用扩张构型,在附面层发展段的下壁面采用加圆形凸台的方法加速附面层发展,并针对该设备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冷流试验。结果表明,该直连试验设备不仅能准确模拟隔离段实际入口流场(即入射激波和非对称附面层),模拟的主流区马赫数与目标值差值在0.02以内,还解决了传统的直连试验设备存在的启动问题。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直连试验设备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9.
370.
薛莲%扈艳红%沈学宁%黄发荣%杜磊 《宇航材料工艺》2006,36(2):38-40
初步研究了N,N,N’,N’-四炔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PDDM)的热固化反应。通过DSC分析其固化行为特征。FT-IR观察了它固化过程中特征官能团变化,对比了其在空气中和氮气中固化行为的差异,发现在空气中固化产物出现1733cm^-1的峰,推断是被氧化所致,并通过DSC和FT-IR确定了固化条件。利用TGA技术考察了该固化产物在空气中和氮气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空气中固化产物起始失重率为5%的分解温度为414.4℃,高于在氮气中的392.8℃。TPDDM的固化产物在氮气中700℃残碳率为53.9%,在空气中全部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