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256篇
航空   897篇
航天技术   313篇
综合类   154篇
航天   3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军用飞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曙林  杨森  孙冬 《航空学报》2009,30(6):1053-1057
阐述了作战飞机面临的环境,分析了各种环境因素对军用飞机作战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军用飞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机场环境剖面和衡量各个评价因素样本数据的方法,并提出了军用飞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可行性。算例和分析结论表明,该模型反映了军用飞机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技术要求,同时也为军用飞机在环境适应能力上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2.
大上翘机身后体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有大上翘角的运输机机身后体设计中,目前国际上多以上翘角、长细比、收缩比和扁平度4种主要几何参数作为机身后体的设计原则。以国际上3种典型运输机为研究原型,构造了3种大上翘后体机身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3种机身的阻力与绕流特性,综合分析了上翘角、长细比、收缩比和扁平度4种几何参数对机身阻力和绕流特性的影响及其描述大上翘后体形状对阻力特性影响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仅占总阻力15%~20%的压差阻力决定机身的阻力特性,机身减阻应从减小压差阻力入手;后体截面形状是影响压差阻力的关键因素,而扁平度不能准确完整地描述后体截面形状对压差阻力的影响,采用近圆度及其沿机身轴线的变化描述后体截面形状的影响更为合理。提出了应以上翘角、长细比、收缩比、近圆度和近圆度沿机身轴线的变化率5种参数为主作为大上翘机身后体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3.
基于复杂型面薄壁零件成形的电铸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学磊  朱增伟  章勇  朱栋  朱荻 《航空学报》2010,31(10):2068-2074
 在航空、航天领域存在诸如风洞喷管、波导元件和叶片电极等异型薄壁零件,采用常规加工方法对这些薄壁零件进行加工时存在着难加工的问题,利用一种新型的电铸技术——阴极平动式游离粒子辅助磨擦电铸技术对其进行直接成形加工。在电铸过程中,阴阳极之间添加不导电的游离粒子,随着阴极的不断运动,游离粒子能够周期性地对电沉积层产生磨擦、抛光、挤压作用,以此来提高表面质量,强化电铸层。与传统电铸技术所制备的电铸镍层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游离粒子辅助磨擦电铸技术能够获得表面光亮、平整电铸层;电铸层(200)晶面的衍射强度明显降低,(111)和(220)晶面的衍射强度显著提高;电铸层的机械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比传统电铸工艺提高了一倍左右。以此为基础,成功制备了复杂型面叶片阴极,其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圆柱螺旋线和圆锥螺旋线参数方程的推导,实现了网格结构及模具的三维建模。三维模型的建立,可实现结构空间协调,缩短设计周期,节省研制经费,提高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金属模具设计方案,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模具加工方法,并在工程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氧化亚氮/丙烷的点火特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电激励火炬式点火方案并组建了实验系统,在不同的流量和余氧系数工况下进行了N2O(g)/C3H8(g),N2O(g)/C3H8(l)点火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电激励火炬式点火方案可行,实现了低余氧系数下的点火。所设计的点火器在1J的点火能量下,N2O(g)/C3H8(g)在燃烧室压强为环境大气压条件下的成功点火余氧范围为0.222~0.321;N2O(g)/C3H8(l)在燃烧室平衡压强为0.50~0.65 MPa时成功点火余氧范围为0.299~0.407,并在平衡压强提高至1~1.3 MPa后成功地引燃主发动机。  相似文献   
46.
董辉跃  薛辉  刘刚 《航空学报》2010,31(6):1250-1256
 基于磁场与摩擦学蜂窝芯材料固持原理,提出复杂型面纸基蜂窝零件固持平台的模块化设计思想。运用移动模块、固定模块、模块夹具以及导磁体和隔磁体解决了该原理中磁路控制问题,实现了复杂曲面零件在模块化固持平台上的加工固持。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研究了固持系统中蜂窝孔格的受力,分析了固持系统的特点和可靠性,以及永磁体厚度、固定平台高度、铁粉填充高度和平台间隙对磁场力的影响规律。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模块化固持平台能够满足复杂曲面蜂窝铣削加工的固持要求。  相似文献   
47.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MDO) strategy for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a multistage ground-based interceptor (GBI) using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hich associates genetic algorithm (GA) as a global optimizer with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QP) as a local optimizer. The interceptor is comprised of a three-stage solid propulsion system for an exoatmospheric boost phase intercept (BPI). The interceptor's duty is to deliver a kinetic kill vehicle (KKV) to the optimal position in space to accomplish the mission of intercept. The modules for propulsion, aerodynamics, mass properties and flight dynamics are integrated to produce a high fidelity model of the entire vehicle. The propulsion module comprises of solid rocket motor (SRM) grain design, nozzle geometry design an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analysis. Internal ballistics an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lumped parameter method. The design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gross lift off mass (GLOM) of the interceptor under the mission constraints and performance objectives. The proposed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ology provide designers with an efficient and powerful approach in computation during designing interceptor systems.  相似文献   
48.
针对飞机装配顺序评价指标多、定性指标量化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准则群决策的飞机装配顺序渐进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对飞机装配顺序的多准则渐进式模糊综合评价.文中所提算法已在某型飞机中央翼壁板组件装配中得到应用,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浅谈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TOFD的基本原理、系统参数的设置、缺陷定性定量分析以及TOFD的优点和局限性,为TOFD检测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Ti-6.5Al-3.5Mo-1.5Zr-0.3Si合金绝热剪切和局部流动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机上对Ti-6.5Al-3.5Mo-1.5Zr-0.3Si合金在变形温度780~1 080 ℃,应变速率0.001~70.000 s-1条件下的流动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形工艺参数对Ti-6.5Al-3.5Mo-1.5Zr-0.3Si合金绝热剪切和局部流动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的功率耗散图分析了Ti-6.5Al-3.5Mo-1.5Zr-0.3Si合金易发生绝热剪切和局部流动的热力参数范围。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热变形条件下,当温度较高、应变速率较低时,变形呈稳态流动特征,当温度较低、应变速率较高时,变形呈流动软化特征。通过功率耗散图分析及微观组织观察可知,在α+β两相区变形,应变速率高于0.100 s-1时,功率耗散系数多数小于0.16,变形多处于流变失稳区域,其变形机制主要为绝热剪切和局部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