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2篇 |
免费 | 551篇 |
国内免费 | 72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166篇 |
航天技术 | 988篇 |
综合类 | 757篇 |
航天 | 10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94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202篇 |
2013年 | 193篇 |
2012年 | 226篇 |
2011年 | 239篇 |
2010年 | 275篇 |
2009年 | 255篇 |
2008年 | 249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182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64篇 |
1998年 | 196篇 |
1997年 | 160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120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113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56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1969年 | 2篇 |
1968年 | 1篇 |
1967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41.
针对典型的镍基高温合金材料GH4169开展珩磨试验,研究了主轴转速、往复速度、每往复进给量、油石粒径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对材料去除率影响较小,其余三因素均对材料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其中每往复进给量和油石粒径的影响最为显著,且材料去除率与三者均呈现正相关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出经验公式。同时还发现,适当提高网纹交叉角可以提高珩磨材料去除率。对加工余量一定且粗糙度要较高的内孔珩磨进行了工艺优化,实现了更高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42.
843.
844.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不同的泵浦电压下测量重复率电光调Q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输出能量的方法 ,实际测量了脉冲激光器静态输出和动态输出能量 ,并利用电光晶体激光调Q技术得到脉宽为亚毫微秒的激光脉冲 ,使得激光器动态输出功率达兆瓦量级 相似文献
845.
846.
通过对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在各种加载卸载情况下的滞后特性的分析,建立了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初步探讨了一种可以通过程序在仪表中对传感器的重要指标-滞后进行补偿从而提高整个传感器的精度的方法.最后,对以上方法进行了验证性试验,证明了补偿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7.
卫星搭载样品宇宙辐射剂量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工作利用LiF(Mg, Cu, P), 荧光玻璃剂量计和CR-39塑料核径迹探测器对卫星舱内6个搭载实验样品所接受的宇宙辐射剂量进行测量.剂量计均经过严格筛选和标定.通过理论计算, 把以mR单位标定数据变换为肌肉组织的吸收剂量, LiF和荧光玻璃的变换系数分别为0.995和0.93.测量的卫星舱内平均累积剂量为0.88mGy, 平均日剂量为0.11mGy.CR-39记录到许多带电粒子径迹.文中对本次测量结果同以前的测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48.
849.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多颗卫星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会随着观测卫星数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在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中需考虑多星故障的处理.针对故障检测比故障排除简单、且故障检测率比故障排除率高的特征,以故障检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星故障排除方法——随机搜索法.该方法采用二进制对观测卫星进行编码,通过随机初始化方式获得初始无故障星座,再通过逐步搜索未选卫星方式来得到最终的含有最多无故障卫星的星座,实现故障排除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大部分情形下,新方法能获得99%以上的故障排除率,既能进行单星故障排除,也能进行多星故障排除,能有效满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关于自主完好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50.
Fen Cao XuHai Yang ZhiGang Li BaoQi Sun Yao Kong Liang Chen Chugang Feng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4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continuous GEO satellite orbit during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a suitable maneuver force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associated with an optimal orbit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trategy. A continuous increasing acceleration is established by constructing a constant force that is equivalent to the pulse force, with the mass of the satellite decreasing throughout maneuver. This acceleration can be added to other accelerations, such as solar radiation, to obtain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the satellite. The orbit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trategy are illuminated, with subsequent assessment of the orbit being determined and predicted accordingly. The orbit of the GEO satellite during repositioning maneuver can be determined and predicted by using C-Band pseudo-range observations of the BeiDou GEO satellite with COSPAR ID 2010-001A in 2011 and 2012.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bservations before maneuver do affect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prediction,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selected appropriately. A more precise orbit and prediction can be obtained compared to common short arc methods when observations starting 1 day prior the maneuver and 2 h after the maneuver are adopted in POD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The achieved URE (User Range Error) under non-consideration of satellite clock errors is better than 2 m within the first 2 h after maneuver, and less than 3 m for further 2 h of orbit predi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