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4篇 |
免费 | 550篇 |
国内免费 | 72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167篇 |
航天技术 | 992篇 |
综合类 | 757篇 |
航天 | 10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202篇 |
2013年 | 191篇 |
2012年 | 226篇 |
2011年 | 239篇 |
2010年 | 276篇 |
2009年 | 255篇 |
2008年 | 249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182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64篇 |
1998年 | 196篇 |
1997年 | 160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120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113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56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1969年 | 2篇 |
1968年 | 1篇 |
1967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闭链空间机械臂抓持载荷基于积分滑模的模糊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载体位置、姿态均不受控制情况下,漂浮基闭链双臂空间机器人抓持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问题.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和牛顿-欧拉法,分别建立了双臂空间机器人及抓持负载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漂浮基空间机器人固有的线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动力学特性及闭合链约束几何关系,获得了抓持系统合成动力学方程.以此为基础,考虑到闭链双臂空间机器人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及某些参数的变动性,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系统参数不确定情况下该抓持系统基于积分滑模面的力/位置模糊自适应协调控制方案,从而达到对抓持负载位置与所受内力的双重控制效果.系统数值仿真证明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与精确性. 相似文献
222.
MES必须借助于信息技术才能够实现。可以按照MES理念建立独立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也可以将MES理念融入到现有的ERP软件系统中,构成统一的更大范围集成的企业信息系统。但是,MES绝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生产的信息系统,MES是计划管理与控制系统在近十几年来的新突破,是企业更深刻地实现制造过程集成与信息集成的理想和远景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23.
224.
226.
细长杆降低超声速客机气动噪声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速客机机头加装适当的细长杆可以降低飞行噪声。本文借助基于AUSM+格式的准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对7组13种细长杆方案做了分析比较,总结出了近场气体参数与远场气体参数之间的关系的规律。文章还从气体动力学理论和激波理论出发,对数值模拟结果作了解释,并揭示了细长杆降噪效果与细长杆外形的内在联系,以及近场、远场两者关系的经验公式。文章从各种方案中选取了降噪效果较好的细长杆方案做三维流场分析,并通过流固耦合计算对其结构强度做了校核,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7.
为了确定厘米级微型涡轮发动机在相对较大功率、流量需求时的涡轮形式,以实现发动机更高的性能,本文基于某直径12厘米微发样机开展研究。本文估算了该样机整机环境下单级轴流涡轮的做功能力,并按参数优选规律设计了一台微型轴流涡轮,将之与该样机所采用的微型向心涡轮进行对比,基于CFD和CAD工具分析了两种叶轮在功率、效率及尺寸重量方面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先进微小型发动机总压比提高(4~6,本文设计采用4.2)的情况下,涡轮为了在保持效率的同时满足压气机更高的功率需求,轴流式必须采用双级方案,向心式单级就可满足要求;在压气机压比4~6条件下,进一步对比双级轴流与单级向心方案的结果显示,当流量小于500g/s时,向心式具有尺寸重量优势,发动机能实现较高的推重比。针对厘米级微型发动机,在发动机增压比较高且没有超出单级向心涡轮做功能力的范围时,向心涡轮方案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28.
采用有机先驱体真空浸渍裂解法制备了三向石英纤维编织体/涂层/氮化硅复合材料.采用SEM、电子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涂层对3D SiO2/Si3N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涂层可明显改善纤维与氮化硅的界面结合性能,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韧性得到显著提高,拉伸强度从无保护涂层的5.1 MPa提高到有涂层的120 MPa;裂纹扩展和断口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为纤维的拔出、脱粘和诱导裂纹偏转. 相似文献
229.
一种可紫外光固化新型耐烧蚀涂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巯基-乙烯基光引发逐步聚合机理,以含有乙烯基的液态硅氮烷预聚物与多元巯基化舍物为基体,辅以某种陶瓷微粉作为填料,研制了一种可紫外光固化的新型耐烧蚀涂料.采用等温差示光量热扫描(DPC)和测试固化度研究了填料添加量对紫外光固化放热行为和一次成型厚度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制备0.5 mm厚的涂层时,填料添加量逐渐从0增至5%(质量分数,下同),固化放热峰值和放热量随添加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固化放热峰从尖锐逐渐趋于平坦,这是由于填料的加入使得涂料变为不透明,对入射的紫外光线产生了衍射/反射作用,从而减弱了辐照强度;填料添加量大于10%时,明显阻碍光固化反应的发生,涂层的一次成型厚度随填料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可采用多次涂敷的措施解决涂层厚度不足的问题.当填料添加量从0增至20%,对于1.0 mm厚的涂层而言,在800℃质量保持率从61.2%增至73.5%.填料含量20%的涂层具有较为优异的耐烧蚀性能,氧-乙炔烧蚀的线烧蚀率为0.252 inm/s,质量烧蚀率为61.7 mg/s. 相似文献
230.
碳化硅材料被动氧化机理及转捩温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SiC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了该材料的氧化机制以及由被动氧化至主动氧化的转捩温度.结果表明,SiC材料在一定的氧分压环境中,表面温度低于转捩温度时,会在表面形成SiO2薄膜,薄膜厚度和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表面温度高于转捩温度时材料发生主动氧化,材料表面发生烧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