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航空   288篇
航天技术   169篇
综合类   121篇
航天   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重点研究了山地地形条件下不同山谷宽度时触地爆炸地冲击波传播规律,通过对中等坚硬岩石的计算得到以下看法:当山谷比例宽度较小时,应力波的传播规律与V形山谷相似,随着山谷宽度的加大,应力波的传播规律逐渐接近平地;当山谷宽度小于2/3平地触地爆弹坑直径时,弹坑深度和半径与V形山谷基本相同;当山谷宽度大于4/3平地触地爆弹坑直径时弹坑深度和半径与平地基本相同;对于比较小的山谷宽度,由于山体的阻挡,粒子速度几乎垂直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抛掷到高处的岩土碎片和灰尘将形成比平地触地爆时大得多的巨大蘑菇状尘柱,抛向很远的地方,这就是弹坑抛掷物的聚焦和管道效应。  相似文献   
212.
大型卫星编队的分布式协同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丹  曹喜滨 《航天控制》2005,23(1):27-30
随着卫星应用的日益发展,由卫星编队来代替单颗卫星进行工作已经 成为一种趋势。大型卫星编队的构型和控制问题的研究,作为未来的空间任务 发展和设计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研究由多颗卫星组成的编队,讨论了协 同控制器的分类与结构,将编队视为一个分布式系统,其中每一颗卫星的控制系 统作为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进行姿态协同控制器的设计。并利用李亚普诺夫 稳定性理论验证了控制器的全局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分布式协同姿态控 制器有效可行。最后介绍了利用五自由度气浮台(Microsim)进行卫量编队协同 姿态控制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13.
分析了连续波雷达接收机中正交通道幅相不平衡产生的镜像信号对测量的影响,并根据连续波雷达测速、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幅相不平衡校正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学中的正交化思想,提取的幅相不平衡校正参数精度较高,仿真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14.
随着光学遥感器的不断发展,对光学遥感器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遥感器系统偏振特性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对辐射灵敏度要求较高的光学遥感器。文章首先分析了光学遥感器偏振特性的表述及与遥感器系统辐射灵敏度的关系。讨论了系统偏振影响的因素和系统偏振补偿设计的几种考虑。最后提出了遥感器系统偏振灵敏度测试方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15.
VC 与MATLAB的混合编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VC+ + 与MATLAB混合编程并产生独立可执行文件的接口原理及VC+ +中使用MATLAB函数库的基本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16.
文章以结构设计软件AutoDesk Inventor对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结构进行精确造型、模装,进行了干涉检查。应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PATRAN、NASTRAN,建立了该相机超大规模有限元模型,完成了该相机的模态分析,得出了该相机相应的固有频率和模态,验证了相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17.
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温度数据的正确判读及预测十分困难,又十分重要。文章针对典型的太阳电池板试件建立了热模型,使用热分析中常见的有限差分法建立离散方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其系数,以预测下一个测控周期各个测量点的温度,并提出了滑动窗口修正的方法。基于某型号电池板试验数据对热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和误差分析,最后对通过测点温度逆向预测加热功率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18.
采用机械操纵系统的飞机相对电传控制飞机不具备飞行包线保护功能,驾驶员可能在误操作情况下使飞机进入失速状态,特别是新机研制试飞和失速飞行试验。失速自动改出装置通过控制反驱作动器带动操纵系统,抑制驾驶员将飞机操作进入失速,并在飞机进入失速后帮助驾驶员改出失速。模糊控制理论具备常规控制理论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可以使控制律更简单、直观和有效,用于失速改出控制将使系统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19.
Impacted craters are commonly found on the surface of planets, satellites, asteroids and other solar system bodies.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rate of constructing the database of craters,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crater detection algorith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to automatically detect craters on planetary surfaces. The approach contains two parts: crater candidate region selection and crater detection. In the first part, crater candidate region selection is achieved by Kanade-Lucas-Tomasi (KLT) detector. Matrix-pattern-oriented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atLSSVM), as the matrixization version of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inherits the advantages of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 reduces storage space greatly and reserves spatial redundancies within each image matrix compared with general LSSVM.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pproach employs MatLSSVM to design classifier for crater dete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dataset which comprises 160 preprocessed image patches from Google Mars demonstrate that the accuracy rate of crater detection can be up to 88%. In addition, the outstanding feature of the approach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s that it takes resized crater candidate region as input pattern directly to finish crater detection. The results of the last experiment demonstrate that MatLSSVM-based classifier can detect crater regions eff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KLT-based crater candidate region selection.  相似文献   
220.
可靠性强化试验定量评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国外最新可靠性强化试验基本概念、各种应力极限分类和试验过程,阐述了强化试验的基础理论.针对可靠性强化试验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引入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理论,运用干涉模型分析了强化试验中的产品失效原因,即试验环境应力大于产品工作极限应力.通过分析工作极限应力与产品实际使用环境应力的相互关系,推导了利用强化试验数据计算产品可靠度的相关公式,将定量分析引入强化试验中.并举具体计算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干涉模型和可靠度计算公式,分析了强化试验提高产品可靠性的2种基本途径:改进设计和提高工艺水平,进一步阐述了可靠性强化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