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航空   1154篇
航天技术   290篇
综合类   165篇
航天   4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飞机平尾偏角引动量的自动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飞机纵向操纵系统工作原理和纵向平飞操纵原理,推导了平衡速度与平尾偏角的关系式,分析了操纵杆力、平衡速度、平尾偏角的相互关系及平衡速度的调整原理。结合平尾偏角检测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机械臂自动检测飞机平尾偏角的方法,成功研制了平尾偏角自动检测仪,并用于平衡速度的调整。反复检测表明:该检测仪可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检测方法,提高了飞机维修保障能力,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2.
基于连续覆盖特性分析的星座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需要对地面目标进行连续覆盖的星座的设计问题.首先推导了对覆盖性能有重要影响的星间覆盖间隔时间和轨道面覆盖间隔时间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针对不同配置的星座进行了计算,使用工程仿真软件STK验证了分析结果.通过理论分析、算例计算以及工程仿真为该类型星座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3.
Laminar flow design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reduce the drag of a commercial aircraft by expanding the laminar flow reg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aircraft. As material science develops, the emergence of new materials such as low surface energy materials has offered new choices for laminar flow design of commercial aircraft. Different types of low surface energy micro-nano coatings are prepared to verify the effects on the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position and the drag of the airfoil through wind tunnel tests. The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 is adopted for measuring the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while the momentum integral approach i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drag coefficient through a wake rake.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atings are capable of moving backward the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position at both a low velocity of Mach number 0.15 and a high velocity of Mach number 0.785. Results of the momentum integral approach demonstrate that the drag coefficients are reduced obviously within the cruising angle of attack range from 1° and 5° by introducing the low surface energy micro-nano coat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4.
对基于STM32系统低速(工作主频72MHz)视频流处理显示更新方案的研究。结合图像处理基本理论,分析传统的显示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一种新的视频流图像更新的方法,通过一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结果,验证该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采用秸秆生产丁醇时,为了达到高效率发酵,需要使发酵液中菌体分布均匀,所加物料需要及时搅拌。工业化生产丁醇的发酵罐尺寸较大,搅拌过程对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矩要求较高,因此高效率、小体积、低速大转矩的秸秆发酵搅拌电机对工业化发酵生产丁醇意义重大。设计了一种定转子永磁游标电机用于发酵液搅拌,并对电机的槽极数、电磁性能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制造样机并采用滞环控制实现了对液态发酵对象的快速响应,且实现了低能耗、高效率的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26.
针对近地低轨三轴稳定卫星在轨管理后期,除磁强计外其他姿态敏感器都无效情况下的姿态异常问题,分析了三轴稳定卫星失去姿态基准后,星体自旋状态下三轴磁强计测量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使用磁强计测量数据的矢量信息,以找到能够获取卫星状态的方法,从而建立了磁强计测量矢量与卫星自旋轴的几何关系,给出了处于自旋状态下的卫星自旋轴确定方法。通过此种辨识方法,获得了某气象卫星姿态异常翻转状态下的自旋矢量方向和自旋角速度,从而证明了该辨识方法快速、有效,可以作为姿态异常卫星自旋状态的辨识手段,为恢复卫星姿态提供了重要信息,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针对弹道导弹末段突防问题,应用层次性能评估体系,对弹道导弹末段典型突防制导律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弹道导弹制导精度、弹道导弹最大过载、弹道飞行时间和反导导弹脱靶量以及它们的均值、均方差的重要性和需求性分析,合理设置评估体系的指标及其权值,应用随机仿真分析方法,对比仿真经典比例导引、修正比例导引和变结构比例导引三种突防制导律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层次评估理论可以用于弹道导弹末段突防制导律的评估及优选.  相似文献   
28.
以四种分子量级别聚碳硅烷(PCS)为浸渍剂,采用CVD和浸渍-裂解工艺制备了C/C-Si C复合材料,分析了四种分子量级别PCS的分子量、软化点,分子结构和热失重性能,采用压汞法测试试件的孔隙分布特性。分析表明,PCS的软化点和800℃转化率都随着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四种分子量级别的PCS热分解过程基本相同,分子的支化程度差异不大。数均分子量为1 178、1 333的PCS的整体致密化效率要高于数均分子量为1 550的PCS,经过7个周期致密后,分子量为1 178的PCS所致密试样的累积孔隙容积最高,分子量为1 550的PCS所致密的试样最低。前5个浸渍裂解致密周期采用分子量为1 550的PCS,以后周期采用分子量为1 178或1 333的PCS,可以达到较高的致密效率。  相似文献   
29.
采用磁控溅射设备,生长AuSn合金做焊料层、Al/Ni含能多层膜做热量提供层,实现了不锈钢和Al_2O_3间的异质材料自蔓延高温扩散焊。利用SEM、XRD和DSC等测试手段表征AuSn合金和Al/Ni含能多层膜的微观形貌、相成分和放热量;用万能试验机测试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uSn合金的质量比基本达到80∶20,而多层膜的层状结构清晰,反应热达到1 239 J/g。焊接实验结果表明,仅使用AuSn焊料时,剪切强度仅为46 MPa,在增加Al/Ni含能多层膜后,其剪切强度可达90 MPa,强度提高了约一倍。焊接接头的界面显微形貌和相结构研究表明,剪切强度的增强主要是Al/Ni多层膜提供了额外能量使得界面处的反应剧烈,陶瓷金属化层与中间层的反应加剧,形成了新的反应生成物。  相似文献   
30.
李博  张鹤宇  杨军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0):2159-2165
为了探索引压管腔在动态压力校准和使用中不同环境因素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推导了管腔传压模型和谐振频率关系式,确立了影响管腔动态特性的参数,包括静态压力、温度、气体介质等。采用引压管腔专用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环境参数状态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静态压力仅会影响管腔在谐振频率附近的输出,随着静态压力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对动态特性并无明显改变;温度会改变管腔的谐振频率和动态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谐振频率增大但输出幅值随之减小;气体介质的不同会彻底改变管腔动态特性,主要取决于介质的声速。该研究为引压管腔在使用环境下数据的评价和数据修正上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