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158篇
航天技术   70篇
综合类   59篇
航天   11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71.
风洞实验中经常遇到利用多台仪器测量同一物理量的问题,而各子系统之间的一致性是影响测试准确度的重要因素。就子系统之间的误差对测压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统校方法。结果表明:子系统本身不确定度比较高,一般不低于0.1%,而多个子系统的分散度相对比较差。因此,利用多套子系统同时测量某一物理量时,有必要进行系统统校;经过统校并作适当处理后,系统的准确度明显提高,实验结果也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372.
从工程观点出发,提出了开展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监控系统研制中面临的几个方面问题的考虑,包括监控参数的确定原则与方法,检测算法的综合考虑,微小泄漏的检测,硬件的可靠性保证措施等,对工程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3.
40CrMnSiMoVA钢中准贝氏体组织的疲劳强度和疲劳缺口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超高强度40CrMnSiMoVA钢中准贝氏体组织和马氏体组织的疲劳强度。与马氏体组织相比,由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准贝氏体组织,其光滑及缺口疲劳强度均较高。准贝氏体组织虽具有较低的强度,但因其中较多的残余奥氏体,结果并不损害其疲劳强度。由于该组织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韧性配合,使其疲劳缺口敏感性较低。拉伸超载同时提高准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的缺口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374.
定向凝固高温合金涡轮冷却叶片的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检秀  聂景旭 《航空学报》1991,12(7):428-430
1 引言 现代航空发动机的燃气温度愈来愈高,涡轮叶片采用复杂的冷却结构和耐高温的各向异性材料。在发动机工作状态循环变化中,将引起热疲劳损伤。所以,必须对涡轮叶片中周期性变化的热应力进行分析。由于其结构形状复杂,采用有限元素法进行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对整个叶片进行瞬态温度场和各个瞬间的应力场进行分析,将需要很大的内  相似文献   
375.
1553-429总线适配器测试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553-429总线适配器的测试需求,讨论在Windows环境下软件测试适配器各项性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76.
叠氮增塑剂由于有正的生成热、密度高、成气性好,可作为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含能增塑剂,与缩水甘油叠氮基聚合物(GAP)一样,加入推进剂中可以组成叠氮复合固体推进剂。本文对聚(叠氮环氧丙烷)二硝酸酯(AZP-2)和端叠氮基聚(叠氮环氧丙烷)(AZP-3)与多种粘合剂做了相客性研究。在80℃下的热失重试验结果表明,含叠氮基(-N_3)的增塑剂对含烯键合剂和含氰基粘合剂化学不相容;粘合剂中的羧基对叠氮基分解有催化作用。这些结果为叠氮推进剂配方设计和研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77.
在分析我国和俄罗斯的液氧/煤油富氧补燃发动机研制过程的基础上,论述了该类发动机的研制特点和研制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它的最新应用和美国引进俄罗斯该类发动机技术的情况.  相似文献   
378.
The distributing profile of electric current in solar plasma loop is a key factor for the MHD instabilities of the loops. However,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measure such profile in single loop. In this paper, we assume that, in spit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structure in most of the sunspot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in some small simple sunspots may reflect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distribution in solar plasma loops. We utilize the high-cadence, high-resolution vector magnetograms observed by Big Bear Solar Observatory (BBSO) to derive the longitudinal electric current and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electric current in the region of sunspots, and simulate the distributing features of the solar plasma loops. From these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electric current in some small simple sunspots, or to say in plasma loops, are concentrated to their center. Such distribution featur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y of pinch effect in current-carrying plasma loops.  相似文献   
379.
微带天线阵广泛应用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天线,一般为非对称蜂窝夹层结构。文章对微带阵天线板的材料、制造技术及试验过程进行了讨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微带阵天线板采用蜂窝夹层结构,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80.
The five “Time History of Events and Macroscale Interactions during Substorms” (THEMIS) micro-satellites launched on a common carrier by a Delta II, 7925 heavy, on February 17, 2007. This is the fifth launch in the NASA MeDIum class EXplorer (MIDEX) program. In the mission proposal the decision was made to have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pace Sciences Laboratory (UCB-SS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aff provide all of the spacecraft appendages, in order to meet the short development schedule, and to insure compatibil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design, development, testing, and on-orbit deployment of these boom systems that include: the 1 and 2 meter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gnetometer booms, the 40 and 50 m tip to tip orthogonal spin-plane wire boom pairs, and the 6.3 m dipole stiff axial boo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