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39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2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Vertical profiles of ozone have been measured at balloon altitudes. Our purpose is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 of vertical wavenumber spectra of ozone fluctuations, to assess the possible roles of gravity wave field in ozone fluctuations, and to determine dominant vertical wavelengths of ozone spectra. Vertical wavenumber spectra of 12 ozone fluctuations obtained during June–August 2003 are presen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an spectral slopes in the wavenumber range from 4.69 × 10−4 to 2.50 × 10−3 cyc/m are about −2.91 in the troposphere and −2.87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which is close to the slope of −3 predicted by current gravity wave saturation model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observed spectral slopes with the value of −3 predicted by current gravity wave saturation models suggests that the observed ozone fluctuations are due primarily to atmospheric gravity waves. At m = 1/(1000 m) the mean spectral amplitude is over 30 times larger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than in the troposphere. Mean vertical wavenumber spectra in area-preserving form reveal dominant vertical wavelengths of ∼2.6 km in the troposphere and ∼2.7 km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values varying between 1.5 and 3.0 km estimated from the velocity field and temperature field at these heights.  相似文献   
52.
给出了一种用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新的判决函数:WSGN判决函数。根据较好的多用户干扰估计能提高误码率性能这一原理,本文推导出这种新函数。它考虑了门限的作用,使得不当门限对其性能的负面影响小于其他判决函数。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分析了使用这种判决函数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检测方法的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检测方法误码率性能可以收敛到单用户检测;并且性能优于一般匹配滤波器检测方法和其他部分并行干扰抵消检测方法。此外其计算复杂度没有显著增加,可以用于实际的CDMA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53.
边炳秀 《推进技术》1987,8(6):17-24,88
目前和今后使用火箭发动机进行轨道和姿态控制的空间飞行器都要遇到发动机排气羽流影响问题.本文讨论了一种迅速估算轴对称的羽流远流场对飞行器影响的近似分析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点源分析方法考虑了排气气体和喷管的特性.通过计算发动机排气羽流场,计算排气羽流干扰力矩和推力损失,这些影响在飞行器设计中必须给予考虑和控制.利用该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对一个卫星模型进行了羽流影响的计算.  相似文献   
54.
介绍洪都集团公司研制的新型实用"微型电动GPS导航全自主飞行视频传输、可链路控制的微型无人侦察机"(简称微型电动无人侦察机WDWC-1")的研制概况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5.
作者曾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完成了一套涡轮叶栅自动设计程序[1 ] 。在给定了叶栅进、出气马赫数 ,进气角与工质等熵指数后 ,此程序就能自动选择其它设计参数并计算出良好叶栅。但它是为常规涡轮叶型而编制的 ,未包括对转涡轮所特有的进、出气向量均在轴向同一边的叶栅 (见图 1下半 ,本文简称为小折转叶栅 ) [2 ] 。本文将此自动设计程序推广到对转涡轮 ,叙述了相应的物理考虑与数学处理 ,且给出多个算例。1 对小折转叶栅的特别考虑  上述自动设计程序是用中心流线法解析解编制的。有关此法可详见文献 [3]。主要的设计自变参量是相对栅…  相似文献   
56.
通过数值计算,求得了纵向平面缠绕壳体的几何形状和缠绕角等,然后,利用退化壳单元对壳体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CCD信号处理电路的工作原理,描述了相关双采样对CCD输出信号的处理过程以及处理后的波形。通过对相关双采样的输出与A/D采样时钟的时序关系,确定了A/D变换前的滤波器对相关双采样输出信号的前沿最大影响,然后通过计算确定滤波器的带宽以及相关参数。最后对滤波器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使用Pspice软件对滤波器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58.
介绍一个5.001MHz低噪声综合器的设计思想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考虑。该综合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3.5×10~(-10)/mS和5×10~(13)/s,特别适用于在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以及利川差拍周期法的测频系统中作外差信号源。  相似文献   
59.
用光的角散射分布技术测量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参数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测量技术。它具有分辨力高、非接触、区域平均和快速测量等优点,可获得多个表面粗糙度参数。采用该技术测量的实验装置角分辨力为0.1°,测量范围为0.6328μm<λ_s(空间平均波长)<40μm,0.0001<△_a(轮廓的算术平均斜率)<0.0088,2nm相似文献   
60.
At 16:21 Beijing time on October 7, 2011,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d the W3C commercial 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manufactured by Thales Alenia Space for Eutelsat Communications into 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 by using an enhanced LM-3B (LM-3B/E) launch vehicle from 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