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275篇
航天技术   149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1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邓子辰 《航空动力学报》1994,9(3):304-306,336
由结构动力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起了动力系统控制的数学模型, 然后基于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的模拟关系, 用结构力学中的子结构消元法求解了Riccati方程, 从而确定了动力系统的最优控制律。数值例题说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2.
本文介绍图书分类专家系统,并详细论述系统规则库的建立及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3.
轻型飞机翼梢减阻外形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彦敏  胡继忠 《航空学报》1994,15(8):897-903
介绍了三种翼梢减阻装置:后掠翼梢、分段后掠机翼和下弯翼梢。重点给出改变后掠翼梢的几何参数对减阻效果的影响。风洞实验表明,经优化设计的后掠翼梢可使诱导效率e提高4%~7%。后掠翼梢使飞机纵向静稳定性增大。水洞实验表明,后掠翼梢减阻的原因主要是在有迎角时,翼梢前缘涡和后缘涡共问作用削弱了翼梢涡,从而减小了飞机的诱导阻力。  相似文献   
184.
复杂动态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葛彤  邓建华 《航空学报》1997,18(1):12-16
提出元件模态转变的单向性假设以替代通常的诊断过程中元件模态不变的假设,指出模型基础诊断方法是适合此类系统的基本诊断方法。由此提出一套用于复杂动态系统故障检诊的综合检诊策略IFDDS(Integrated Failure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Strategy),针对飞控系统开发了其具体的检诊算法。  相似文献   
185.
绕翼型分离流结构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沛清  邓学蓥 《航空学报》1997,18(4):385-389
利用大涡模拟技术,对不同来流迎角下的NACA0012翼型绕流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地给出了翼型绕流分离流结构随迎角的变化特征和翼型在分离绕流中的气动力参数。在数值模拟中,采用了弱压缩流的控制方程,用贴体坐标技术进行了网格生成。  相似文献   
186.
锥形干扰中的起始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直立和后掠的尖缘舵、半锥及后掠压缩角等四类激波发生器引起的激波/边界层锥形干扰的起始分离现象和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中,自由流马赫数为:M∞=1.79,2.04和2.50,相应的雷诺数几乎保持不变:Re≈2.4×107。研究结果表明,这类锥形干扰诱导的三维分离流动是从二次流发展形成的。分离形成之前,这类二次流中亦存在“禁区”现象,但它和分离流的“禁区”现象在性质上和变化规律上是不同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判断锥形干扰起始分离的“拐折准则”。据此准则并结合锥形干扰的分离相关特性,本文给出了四类激波发生器在不同马赫数下的分离边界。  相似文献   
187.
本文用实验的方法模拟研究了涡轮叶片内部径向出流的矩形冷却通道出口节流及安装角对通道换热特性的影响。实验模型为带叉排扰流柱阵列的矩形直通道。为了研究通道出口节流面积比的影响, 共采用了3个模型, 其通道出口面积 A0 与通道本身的横截面面积 A之比分别为 0.067,0.38和 1.0。为了研究矩形通道的安装角 α对旋转通道的传热影响, 采用了 α分别为0和 20度的两个模型。实验考察了雷诺数 Re和转动数 Ro等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8.
在飞机飞行试验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频域方法是比较方便的。频域极大似然法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具有频域计算简单,同时估计又是渐进无偏和一致的优点。由于飞行试验数据是时域数据,使用这种方法需要使用FFT的方法将实测的时域数据转换成频域数据后再进行辨识。在军用飞机等效系统参数辨识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9.
液电成形金属零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途述了液电成形金属零件的特点和机理,对液电成形加工中的拉深、冲孔及其复合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0.
本文用实验的方法模拟研究了涡轮叶片尾缘出流对带叉排扰流柱阵列的内冷通道的对流换热特性的影响。实验模型通道为矩形通道,扰流柱的排列参数Sn/d为6.5,Sp/Sn为1.2,其中d为扰流柱的直径,Sn为扰流柱横向间距,Sp为2倍的纵向间距。矩形模型通道的长边与转轴的夹角为20°。研究了出流孔总面积A0与通道最大截面积A的比值,雷诺数Re,转动数R0等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尾缘出流与叶尖出流的换热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