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26篇
航空   661篇
航天技术   180篇
综合类   204篇
航天   3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221.
The results of modeling of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observed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 during moderate storms are presented. The numerical model for ionosphere–plasmasphere coupling developed at the ISTP SB RAS is used to interpret the data of observations at ionospheric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longitudinal sector of 90–130°E at latitudes from auroral zone to equator. There is obtained a reasonable agreement between measurements and modeling results for winter and equinox. In the summer ionosphere, at the background of high ionization by the solar EUV radiation in the quiet geomagnetic period the meridional thermospheric wind strongly impacts the electron concentration in the middle and auroral ionosphere. The consistent calculations of the thermospheric wind permit to obtain the model results which are closer to summer observations. The actu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ace-time variations of thermosphere and magnetosphere paramete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during storms.  相似文献   
222.
心电信号的数据采集是体表标测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文中提出了128通道高性能体表标测系统中心电信号数据采集的VxD算法,在Wind9x系统下利用VxD技术、锁定内存和临界资源互斥访问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心电数据高速实时采集。该软件充分利用了硬件的等待时间,具有实时性高,运行速度快占内存少的特点。该软件在VtoolsD开发平台上用VisualC++开发。  相似文献   
223.
史永刚 《火箭推进》2006,32(6):48-51
某型号节流圈,其结构特点是壁薄,壁厚仅2.5mm,轴向尺寸小,精度高,刚性差;加工难点为装夹时容易变形,尺寸精度难以保证。通过设计、制作专用夹具,优化加工参数,解决了这一加工难题。这样既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加工难度又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24.
数控高速加工在航空产品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责任公司(西控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同时与世界著名飞机制造公司霍尼韦尔、汉胜、古德里奇、伊顿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转包生产的零部件加工业务.  相似文献   
225.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联事件一度引发媒体与公众的诸多猜测,猜测的焦点之一就是执飞的波音777飞机的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ircraft Communication Addressing and Reporting System,简称ACARS)功能是如何被关闭的。从专业角度出发,首先采用Sys ML建模的方式描述了波音777飞机ACARS系统的详细架构和人机接口,并据此深入分析了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中ACARS被关闭的情景。最后,提出了此次事件暴露出的现代民用飞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26.
史忠科 《飞行力学》1997,15(1):37-43
主要研究了频率域鲁棒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及其在收音机横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基于Nyquist判据,提出了对数和鲁棒稳定性的新判据,为了简化多变量频率域鲁棒性分析和设计方法,进一步提出了递Nyquist阵对占优势判别式,使计算量大大减少,所提出的鲁棒性新判据在飞机横侧向控制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讼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7.
先进战斗机气动弹性设计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引领了飞机设计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研制总要求和任务特殊性,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弹性专业建立了精益气动弹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体系。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开展了旨在提高飞机气动弹性品质的关键技术攻关、气弹优化设计和分析工作。完成了考虑含全动翼面结构非线性的全机动力学特性地面试验、亚跨超声速颤振模型风洞试验和气动弹性飞行试验验证。在较短的研发周期内,成功实现气动弹性设计目标,为新一代战斗机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描述了该飞机气动弹性设计历程、主要技术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能力提升以及具有研究所特色的气动弹性设计知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28.
本文对标准的k-ε两方程模型进行了改进。摒弃了v_t=C_μ(k~2/ε)的假定,而从雷诺应力方程和Rodi的简化假设出发,得出了计算v_t的新表达式(10)。算例表明,它对时均速度u的计算结果比标准k-ε模型更精确。  相似文献   
229.
几个舵机驱动同一控制对象,通道间产生力的纷争,本文采用均衡网络来减轻力的纷争,而均衡网络的参数则根据解耦控制理论导出。实际系统的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消除余度通道间力纷争保证同步传动的方案是有效的。文章给出了最优均衡网络的参数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230.
With major emphasis on simulation, a university laboratory telerobotics facility permits problems to be approached by groups of graduate students. Helmet-mounded displays provide realism; the slaving of the display to the human operator's viewpoint gives a sense of `telepresence' that may be useful for prolonged tasks. Using top-down 3-D model control of distant images allows distant images to be reduced to a few parameters to update the model used for display to the human operator in a preview model to circumvent, in part, the communication delay. Also, the model can be used as a format for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permit short-term local autonomous operations.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can be made simpler and faster without trying to construct sensible images from the bottom. Control studies of telerobots lead to preferential manual control modes and, in this university environment, to basic paradigms for human motion and thence, perhaps, to redesign of robotic control, trajectory path planning, and rehabilitation prosthetics. Speculation as to future industrial drives for this telerobotic field suggests efficient roles for government agencies such as NA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