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28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轴强度理论研究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可将失效准则是否区分破坏模式 分为两类,并且比较了各强度准则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双轴加载实验装置的发展 作了概括,对目前常用的复合材料双轴加载试样类型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双轴加载试样设计要求及各试样 类型的优缺点。最后,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双轴强度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柔性加载时脆性结构件表面受力均匀,借助有限元方法对起缓冲作用的超弹性材料的受载进行仿真,分析并优化了弹性材料和脆性结构件接触应力的均匀程度。根据超弹性缓冲垫受压时的特性,建立了能够反映接触应力均匀性的评估模型;通过对缓冲基本模型仿真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减小摩擦因数、改变缓冲垫结构这两种优化模型;针对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超弹性缓冲垫加载脆性结构件的试验,对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机器人加载脆性结构件的实际情况;两种优化模型均可有效提高脆性件表面受力的均匀性;中心打Φ20mm孔的优化模型对脆性结构件的等效覆盖率为77.44%,相比基本模型,提升了15%的均匀性能。本研究结果为后续超弹性缓冲垫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民用飞机大部件数字化对接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飞机大部件对接装配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可以有效降低部件对接误差,提高飞机大部件对接装配精度和效率,是飞机大部件装配的发展趋势.今后其发展重点是需要开展面向飞机装配的设计技术的研究,主要在设计对接形式时要充分考虑自动对接装配的要求,特别是测量点的布置;其次是要实现大部件自动对接系统的装备化、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以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加权有向图的飞机装配顺序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理的飞机装配顺序规划是确保飞机装配质量、缩短装配周期的有效途径。为此,提出了基于加权有向图的飞机部件装配顺序规划方法。以飞机零件间的装配几何关系、装配稳定性和装配工艺性为评价因子,对装配过程中零件间的装配依赖性进行量化,形成可表达装配依赖关系的加权有向图。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聚类和撕裂排序算法对装配零件进行装配顺序规划。最后通过某飞机机身中段装配顺序规划问题进行验证,规划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支持索引词汇动态扩充的实例检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例检索是基于实例产品设计的关键。文中介绍了一种实例检索策略,支持实例索引词汇的动态扩充,并综合考虑“当前问题”、“用户选择实例”和“实例集中相似度更高的实例”的比较,提出了6条法则动态调整特征权重和特征属性相似度。所开发的“基于知识的机床夹具CAD系统”已在某大型航空企业应用于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机身自动调姿方法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机身自动调姿方法.该调姿方法利用研发的调姿控制平台将激光跟踪仪跟踪测量、托架式自动定位器、精确控制系统和调姿集成软件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完成位姿信息采集、位姿解算、轨迹规划、运动学逆解、定位器自动定位,实现机身自动精确调姿.调姿过程中,跟踪仪自动跟踪测量位姿基准点,获得机身实时位姿,从而对调姿轨迹进行及时修正.利用微变换齐次变换矩阵,研究了各误差源与机身调姿误差的关系,对多个定位器误差进行了融合,误差分析为保证调姿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初步工程验证表明:该调姿方法能有效降低机身调姿误差,提高总装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用激光跟踪仪进行飞机机身段数字化自动高精度测量,必须将激光引向目标点,而传统的引光方法都存在各种不便和缺陷。本文将机器视觉技术运用于激光引光,利用CMOS工业摄像头,基于OpenCV开发了一套激光自动跟踪目标点的程序。首先利用专门的图像采集开发包采集图像;然后根据激光光斑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光斑检测与分割方法,并提取出光斑的质心坐标;最后通过对每一帧图像的迭代操作,使激光不断向目标点靠近,完成对目标的实时跟踪。除此之外,为了实验的方便和节约成本,设计了一套模拟激光跟踪仪的激光发生实验台,用以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操作。本文设计的程序实现了自动化引光,不仅解决了引光的不便,而且提高了整个飞机机身段数字化自动高精度测量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网络时代制造业企业对CAPP系统的现实要求,研究了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开放、通用、智能为特征的CAPP模型.模型采用数据库、Web服务器和客户端三层结构,实现了CAPP的在线服务.本文提出了一种称为基于层次实例推理的工艺生成方法,该方法将工艺计划分为工艺过程、工序和工步三个层次,并对这三个层次分别进行基于实例的分层推理,使工艺生成规则描述的随意性为基于粒度描述的规范性,降低了工艺规程组合和重用的粒度.由于采用基于层次的实例推理方法,使工艺生成既具派生又具创成的特征,提高了工艺生成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新颖机动变轨化学火箭发动机头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轻型、可靠、环保的空间站机动变轨发动机,在氢/氧液体火箭发动机头部设计中引入了新型气动谐振点火技术.结合发动机推力室设计以及同轴氢氧谐振点火器研究,确定了用富燃的谐振点火火炬与剩余主体氧气再燃烧的发动机头部整体方案.通过对几种主氧喷嘴下发动机头部结构方案研究,选定了主氧喷嘴结构形式.针对发动机要求快速起动、点火响应时间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几种研究实现途径,包括谐振加热装置的结构形式优化、参数匹配优化、材料改进以及点火组元进入时序研究等,以提高气动谐振装置的加热速度及点火能量集聚效率,最终实现了发动机起动时间达到0.2?s以内.  相似文献   
20.
铝型材挤压模工作带长度和模孔配置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优化设计铝型材挤压模工作带长度和模孔配置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反映了模孔形状对金属流动的影响,而且考虑了模孔位置的影响。根据该模型开发了铝型材挤压平模工作带长度和模孔配置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系统。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设计的模具工作带长度能较好地平衡金属流出模孔的速度,减轻型材的歪扭、弯曲、波浪、裂纹,从而减少了试模的次数和修模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