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84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涡轮发动机隐身需求提出了一种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设计方法,确定了吸波导流环主要设计参数。将涡轮发动机中的导流支板等结构替换为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结构,并对两种结构气动性能与隐身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型支板,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结构雷达散射面积(RCS)在P波段平均下降1.55dB,L波段平均下降2.70dB,X波段平均下降10.23dB,而从气动性能角度,同样压比条件下,换算流量下降约1.7%~1.8%,总压恢复系数下降约0.04%~0.1%,而进气道出口总压畸变指数下降约0.2%。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结构可以明显提高进气系统隐身性能,而对气动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2.
环境模拟舱体的建模仿真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环境试验时需要精确控制环境模拟舱体内的温度以满足军标要求,同时为了解决环境模拟舱体内加热过程中升温速率与控制精度之间的矛盾,在对其温度变化进行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专家控制策略控制环境模拟舱内的温度,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现场运行调试结果均表明:专家控制方法具有无超调、响应速度快、稳态精度高、加温效率明显的优点,是可行和有效的;与试验数据相比,建立的传热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符合实际情况.这种建模仿真及控制方法为实际过程中研究控制规律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帮助,对研究类似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3.
64.
国内外砂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砂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重点探讨了几类典型砂带,如精细砂带、强力砂带和特殊形态砂带的特征,以及它们在精密加工、强力磨削和难加工材料磨削上的应用并展望了我国砂带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5.
近些年来,随着民航业务的不断发展,各地机场尤其是骨干机场的航班量持续攀升,航空公司和机场当局除了需要及时的航班动态信息之外,也希望了解各自相关航班的直观的空中位置动态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地面的相关服务。  相似文献   
66.
我国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产业链中的资源利用率都偏低,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就成了发展绿色制造的焦点和重点。在制造业中尽量多应用数控设备,尽量提高数控设备资源利用率,努力开展机床的再制造工程,对于实现绿色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徐海伟  曾捷  梁大开  王晓刚  刘宏月 《航空学报》2011,32(10):1842-1850
在不同飞行姿态及飞行条件下,可变体机翼智能结构及驱动器根据外部条件及控制指令,可以实现翼体自适应动态变形,表现出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由于翼体结构应力场与温度场的分布和作用形式复杂多样,因此需要对结构进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并准确获取翼体结构应变分布的有效信息.为此,采用COMSOL Multiphysic多物理场数值分...  相似文献   
68.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不仅是分析电离层形态的关键参数之一,同时为导航及定位等空间应用系统消除电离层附加时延提供重要支撑。由于电离层TEC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融合因果卷积和长短时记忆网络,以太阳活动指数F10.7、地磁活动指数Dst和电离层TEC历史数据作为特征输入,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提前24 h预报电离层TEC。进一步利用2005-2013年连续9年的CODE TEC数据,全面评估了模型在北京站(40°N,115°E)、武汉站(30.53°N,114.36°E)和海口站(20.02°N,110.38°E)的预报性能。结果显示不同太阳活动条件下三个站的TEC值与真实测量值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7,均方根误差大都集中在0~1 TECU以内,且模型预报精度与纬度、太阳、地磁活动程度、季节变化相关。与仅由长短时记忆网络构成的预报模型相比,本实验模型均方根误差降低了15%,为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切棉方式、玻璃纤维长度、分散剂种类和含量对玻璃纤维浆料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切
棉后的浆料分散程度明显高于未切棉的;浆料中所含纤维成团所占面积百分数由72.6%降到2.4%。长方形棉块
经打浆后形成的浆料纤维较正方形的更为分散。玻璃纤维越长则越难分散,适宜的纤维分散长度为10 ~12 mm。
浆料所含纤维为0.2wt%时,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六偏磷酸钠的最佳加入量分别为0. 008wt%、0.
012wt%和0.04wt%,所对应的浆料吸光度分别为0.344、0.703 和0.663 A。沉降实验显示添加六偏磷酸钠的浆料
分散性最好,浆料沉降高度最低、沉降速率最慢,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次之,羟乙基纤维素最差。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